《校友通讯》

东南大学学生网晒自制的三台“山寨笔记本电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2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129

《第三代山寨笔记本电脑终于问世,我该歇歇了》,最近这样一组照片在人人网上流传,激发了很多人对于“技术宅”的兴趣。东南大学学生曹飞龙在网上展示了在四年多时间里,纯手工自己焊接的三台笔记本电脑,经过不断改进工艺,他出品的第三代产品厚度仅为27mm,被网友称之为“超级本”,这些自做的电脑采用金属外壳,2008年制作的第一代已是锈迹斑斑。然而计算机只是曹飞龙的业余爱好,他对扬子晚报记者说,上大学后,从没买过笔记本电脑,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的。“我喜欢正方形的屏幕,不喜欢宽屏和横屏,后来干脆自己动手了!”

扬子晚报记者李冲

 

纯手工山寨笔记本电脑,一代更比一代强

《第三代山寨笔记本电脑终于问世,我该歇歇了》,最近这样一组照片在人人网上流传,激发了很多人对于“技术宅”的兴趣。东南大学学生曹飞龙在网上展示了在四年多时间里,纯手工自己焊接的三台笔记本电脑,经过不断改进工艺,他出品的第三代产品厚度仅为27mm,被网友称之为“超级本”,这些自做的电脑采用金属外壳,2008年制作的第一代已是锈迹斑斑。然而计算机只是曹飞龙的业余爱好,他对扬子晚报记者说,上大学后,从没买过笔记本电脑,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的。“我喜欢正方形的屏幕,不喜欢宽屏和横屏,后来干脆自己动手了!”

扬子晚报记者李冲

 

纯手工山寨笔记本电脑,一代更比一代强

  网友争相传阅的这个相册中,存在着三台电脑,从它们粗糙到精致、从厚到薄的外形,也能看出来,它们从第一代到第三代在不断“进化”。这三台电脑,从做工上来看,就是自己diy自制的产品。纯金属外壳,第一代外面刷了一层白色漆,但是仍然掩盖不住锈迹斑斑。卖萌的制作者,将第一代山寨笔记本电脑的外壳做成兔斯基的造型。第二代笔记本,他依旧沿用动画系列,蓝色的包装,自诩为“叮当猫”造型,第三代本子则精致了很多。

  这三台笔记本电脑逐渐变薄,最新出品的第三代甚至到了27mm厚,被称之为“超级本”,而且第三代的屏幕可以实现180度的弯曲度,不仅轻薄且看上去更耐用,颇有商务本的作风。新一代山寨笔记本有4种音频接口,成为真正的兼容机。

  在外形的背后,是密密麻麻的各种电子线路,各种内部组件交错重叠放置,部件用各种漆包线连接起来,繁琐而有序,当然,这些专业的线路连接是非专业人士看不懂的,总之,它们隐匿在电脑的背后空间里,组成了功能强大的笔记本电脑系统。

  曹飞龙还在图片中讲述了制作的误差和缺憾,每一台笔记本用的基本套路不尽相同。有的带有多个显示灯,另外散热口和USB插口以及插卡部位都不相同,3G天线,wifi天线,蓝牙功能一应俱全,动手能力令人叹服。

  制作过程和成品在人人网上发布之后,引来诸多网友惊叹,网友李劼说,高度集成的模板拼接,动手能力真心不错。吕伟杰说,这哥们进了电脑公司绝对是个高级工程师。网友赵笑笑说,说实话,装个机器没什么,做个铁壳子也没什么,能在主板上飞线依然没觉得怎样,但是你竟然把这些都掌握了并付诸实践,这让昨天焊个耳机还把手烫伤的我,无地自容……

按照个人喜好,

制作自己的电脑

  这位超强大的技术宅在网上迅速火了。昨天,扬子晚报记者采访到了这位手工达人。他名叫曹飞龙,是苏州太仓人,现在东南大学读研究生,专业是电子自动化,即将毕业。“最开始决定自己做电脑,是在2008年,当时因为不喜欢满大街宽屏电脑,想要一个方形屏幕的电脑,但是IBM的那款已经停产了,就干脆自己做一个!”曹飞龙对记者说,制作电脑只是他的业余爱好,有此想法后,他很冲动地就有了创新制作的想法。“先画图纸,然后准备材料。”于是,他逛珠江路电脑城,去学校附近的五金市场淘东西,收集了不少部件。

  “实验室有很多机械加工的设备,给我提供了很多便利,第一台只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做出来了。”曹飞龙对记者说,但是做出来后,无论抱着电脑去哪儿都会引起大家围观。但是第一台山寨笔记本电脑配置较低,没用多久就放回家做收藏了,于是2009年他又制作了第二台电脑“小蓝”,陪他走过了三年半的时间。

  “现在第二台电脑也有些生锈了,我也想制作一台更快的电脑,于是就利用在家的时间做了第三代。”曹飞龙说,“第三代山寨笔记本电脑的内存是4G,用的是当前最快的处理器,网速和电脑都非常快,用起来感觉很好。”曹飞龙说,自己所制作的第三代电脑四斤多,成本大概为四千。“这台电脑做得有些亏了,在市面上,相同配置的大概也就多出来六七百。”曹飞龙说,制作电脑的过程也是资源的再利用。“我只买部件不买整机,在淘宝上、珠江路的摊子上买来部件,自己设计制作。有一个适配器是在垃圾桶里捡的,当时别人用坏了,扔掉了,我发现只坏了一个小零件,修了之后照用不误。”曹飞龙说,通过做电脑,自己已经对电脑构造非常熟悉,平时小打小闹修个电脑应该不成问题。

  转自《扬子晚报》2013-02-23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