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缅怀】笔下春秋 筑梦中国——记蔡镇钰大师的家国情怀(玄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1999级博士生)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3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995


【题记】

    “八月的晚霞还是那么的绚丽,夜幕下的天空金光万道,闪闪发光舍不得离去……时光流逝,生命短促,渴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再多做一些奉献,把自己的生命画上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为此我们的热血还在奔腾,我们的心还在高飞翱翔……——引自蔡镇钰《生命、陶冶和奉献》

   蔡镇钰先生195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是老南工的前辈学长。因其1963年即获得莫斯科建筑学院建筑学博士学位,这是建国初期非常早获得建筑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因此人们更多称呼蔡先生为“蔡博”。作为我国建国第二批、上海第一位“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建筑大师”、老(原)华东院建筑总工,蔡先生在中国建筑界同行及学生当中很有一批崇拜者。初识蔡先生是在1995年同济大学一位师兄的硕士论文答辩会上。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着藏青色西装的蔡先生居中而坐,敦厚的身材、富颐的面庞、宽阔的额头、纹丝不乱的头发,勾划出蔡大师的轮廓。蔡先生发言略带苏南口音,声音敦厚低沉,语调沉缓,沉静威严,掷地有声——这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

    仅仅一年,缘于短期参与罗小未先生牵头组织的上海市科学会堂顶层加扩建工程项目的初步方案,我得以再次遇见蔡先生。因为蔡先生是该项目的工程负责人,我得以初次进入蔡先生在北京路华东院的大师工作室。狭小的工作室被一张巨大的绘图桌以及沿墙面堆积如山的图书资料外所占据,朴素的工作台面非常形象地表述了工作在蔡先生心中的地位。进入严谨的工作状态后,蔡先生瞬间变得精神焕发,对图纸的比例线型、线条表达的准确度要求极高。交接线代表什么要明白,看线与剖切线怎么画,一笔一划均要清清楚楚,干净利落,马虎不得。更能代表蔡先生精诚严谨职业精神的是他的那只硕大皮包。在讨论过程中,蔡先生不时从这只永远贴身的硕大皮包中掏出拷贝纸、马克笔、铅笔、橡皮、三角板,甚至还有一把小小的丁字尺!原来,蔡大师的大皮包,就是一个藏宝甚丰的百宝囊与可移动的”建筑师工作室”,走到哪里铺展开来就可以立即投入设计工作!

    转眼一年后,我也面临着硕士论文答辩。非常巧合,导师常青先生邀请了蔡先生作为答辩委员会主席。我的尚未尽成熟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建筑设计思想的影响》论文内容,引起了蔡先生的强烈兴趣。在顺利通过论文答辩后,蔡先生特意把他的电话及工作地址给了我,要我抽空就此课题与他深入详谈。自此开始直至硕士毕业后蔡先生邀请我去他的大师工作室工作,我陆陆续续跟蔡先生晤面计五六次之多,每次他都会亲予指导,有时甚至竟日不倦赐教。

    原来,蔡先生尽管为海外留学博士,但骨子里满满流淌着华夏儿女的热血,对中国传统文化爱眷极深:尤其对中国传统五行方位的空间理念、“老庄易”“道法自然”的三玄道家思想、天地人“三才”和阴阳风空气“天人合一”的朴治主义生态哲学以及朴素辨证的有机自然观均有深度研究,继而进一步孜孜以求于探索中国传统优秀的思想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并且经常将之融入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

    蔡先生关于中西方设计体系的对比有许多深刻的见解。他认为,“我们现在搞现代建筑设计,在方法上是系统借鉴了西方现代建筑体系,但是我们拿来的目的不是照搬照放而是拿来用的。不是在中国造西方的东西,而是拿来建设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富有中国特色的东西。这才是我们走出去学习的真正目的。” 这种把传统的爱国初心与设计事业紧密结合,但又开放视野、系统借鉴先进经验的观念,也是蔡先生给作为学生及助手的我,留下的极难忘的印象。

民居民生

    住宅是蔡先生在建筑设计实践当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建筑功能类型。从最早80年代获“上海市十佳建筑”的同济曲阳新村,到90年代获“亚洲生态住宅奖”的上海市生态住宅试点,再到2001年获“人居经典综合大奖”的上海云间绿大地小区,以及2005年获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颁发的“精瑞住宅科学技术创新优秀人物奖”以至于一直延续到近几年的苏南农村宅基地“地方民居自住宅”的乡村住宅地方特色研究探索等等,蔡先生设计创作了大量民居住宅项目。

    在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同时,蔡先生做了大量关于民居民生的建筑理论研究工作。——据统计,在蔡先生公开发表的全部67篇学术论文当中,以“居住/民居/住宅”为关键词的研究论文达到了25篇之多,占比37%。在这些研究当中,蔡先生多数从梳理中国传统民居居住环境的史观出发,探索揭示中国传统民居当中天地人合一、“气、风、空、间”有机共融,建材因地制宜,形体随形就势,结构构造有机仿生等等大量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朴素自然的“有机整体观念”及“生态思想”[2],并进而致力于在当前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工作当中将这些优秀的传统居住理念“赋予历史的发展观” [3]以“保护、改善和优化环境” [4]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基本的单位,民居住宅是容纳家庭这一最基本单位的场所。在建筑设计领域,民居住宅是一般设计机构规模工作量最大的。它直接关系着万千黎民百姓安身立命的根本。但从追名逐利的角度来看,住宅设计却是受到投入成本、使用技术、时间周期、关注度等多方面限制而出力不讨好的建筑类型。蔡先生不以为忤,甘心投入巨大的时间与精力从中国传统民居文化当中汲取营养,“追求现代和传统融合的精神,结合生态和人文,突出中华地域特色” [5]。蔡先生在这里借着建筑设计这一行业平台,以职业伦理为担当,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实现着自己“爱国敬业”的朴素理想,体现了老派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地域乡土

    在商业、办公、博物以及演艺等公共建筑类型当中,蔡先生则着力探讨了地域乡土理念在建筑创作中的展现。在蔡先生发表的67篇学术论文当中,结合实际的建筑创作实践以“地域文化/乡土观念”为核心内容的文章计有11篇,占比16%。这些创作理念的研究紧密契合建筑主体的地理区位,试图从地域场所的人文乡土、情境意向、审美情趣当中提取形式及空间符号运用到建筑创作当中。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与实践分别体现在《地域性建筑》[6]、《传统院落地域特征的数理阐释》[7]、《寓历史赋新意求共生——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博物馆方案创作札记》[8]、《乌篷船的情结》[9]及《越府艺都》 [10]等文章及相应的建筑创作当中。相关的理论研究甚至应用到了白俄罗斯明斯克电视塔的国际竞赛第一名获奖方案以及“结合西北非的风土人情,具有‘毛’国特色毛里塔尼亚国家体育场” [11]的设计当中。事实上,这些结合理论研究的建筑设计建成作品目前大多数已经成为当地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标性建筑。

    “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有着代表地方风土人情的历史遗存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快速开发建设的阶段,在全球一体化、扁平化、均质化为代表特征的现代社会里面,地域特色与人文乡土情趣恰恰可以更好地让我们认识自己、看清自己,并给我们建筑创作也好,城市设计也好,艺术设计也好提供源源不断的空间形式要素。“在2015年”澳门大学艺术节城市标志物国际设计竞赛“宣讲活动单元担任评委时,蔡先生就地域乡土文化对设计创作的作用阐释了上述观点。值得注意的是:蔡先生在研究实践当中所要表达的乡土观念并非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而是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以现代建筑语言对地域文化、人文乡土的重构与超越,“寓历史”并“赋新意”的目的是“求共生”。这里展现的是乡土情怀在时代变迁过程中的时代性与超越性,展现了蔡先生对历史观照的不亢不卑的礼敬与共荣的态度,是在职业发展观念上自觉地实践着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统一。

环境生态

    跳出建筑行业领域,把视角转向城市、乡村、景观等宏观视野,“环境与生态”是蔡先生另外一个特别关注的范畴。在这方面蔡先生以“环境/生态/景观”为关键词及主体内容的发表文章计有8篇,占比12%。但是除此以外,在蔡先生所参加过的大量访谈、会议、讲座当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均对“环境与生态”方面的内容有所涉及。——这其实是当前中国在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的状况下一个极为迫切需要寻找出路的时代性课题。在这个问题面前,蔡先生再一次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投向历史寻找答案。“天人合一是建筑的最高境界” [12],“以空间环境、景观环境、文化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智能化环境的设计中去融入更好的生态环境,追求人与大自然的融合,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13]

    在2008年上海交大菁菁堂举办的一次“大师讲坛”系列活动中,蔡先生从职业道德的层面出发,就未来建筑师在“环境与生态”方面的责任担当表述道:“我们就是做建筑的,设计建筑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现在中国的环境问题形势严峻,那么如何在日常设计工作当中考虑到这些问题,在建筑设计当中把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好的、有强大生命力的环境空间理念体现出来,营造出符合中国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空间。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好的中国的建筑师” 。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在责任与担当之间,蔡先生做到了知行合一,责任始终。

中国与世界

    执业建筑师之外,蔡先生还兼任着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务。其中教书育人的职责是蔡先生最为看重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指导众多硕士生、博士生的同时,蔡先生参与了大量建筑学科专业教育评估工作,为建设培养高素质建筑学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付出了大量心血。“我们‘放眼世界’的目的是‘回归中国’,相信通过努力工作,我们一定可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学教学体系’。‘我们的建筑师一定会走向世界’。”  [14]

    教学相长,为了更好的教书育人,蔡先生同时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奉献我们要更了的陶冶自己,在文学中感悟,在绘画中得到启示,在音乐中陶醉,陶冶自己成为文化的爱好者和传播者……陶冶我们成为一个有中华民族灵魂的建筑师!为了又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成为振兴中华的先锋。”[15]

    由己及人,立德修身,身正言范,化成天下。作为一个留学博士,没有多余的豪言壮语,没有多余的自我标榜,蔡先生只是在建筑设计职业上践行着自我圆满的同时,把对家对国的大爱付诸在精诚敬业的日常的一言一行当中,付诸在敦敦教诲,教书育人的平平凡凡的教学工作当中。“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可以引领中华建筑文化走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16]

    “生命啊!别激动不要急着去唱最后的歌……

    让我们的生命更好地奉献,更好地陶冶自己吧!……

    让生命之花在暮色中依然艳丽,在奉献中陶冶出完美!……

    ——蔡镇钰《生命、陶冶和奉献》


【后记】

    2017年上海东南大学校友会年会后夜色很深了,上海交大陆耀祥教授、文汇报洪崇恩老师与我共同送蔡先生回去。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洪老师与蔡先生相约要蔡先生就唤醒民声、延续上海市的历史风貌特色就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写一篇稿子。说话间,车子开到静安区一个红绿灯路口,等候绿灯期间,蔡先生为了我们的车子不必转弯掉头,不由我们劝说拉开车门拎着皮包即下车了。夜色很黑下着小雨,——其实那个街口距蔡先生所住小区尚有一段不短的路程——错愕之间,蔡先生宽大魁梧的身材在雨夜中蹒跚着摇摇摆摆一会儿即消失不见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别,就是永夜了。

    316日,一个特殊的日子。蔡先生鹤驾西去。愿蔡先生安息。

  

参考文献:

[1] 蔡镇钰. 生命、陶冶和奉献,今日科苑[J]. 北京,20150924-27

[2] 蔡镇钰. 中国民居的生态精神,建筑学报[J]. 北京,19990753-56

[3] 蔡镇钰. 跨世纪居住园区的生态观,住宅科技[J]. 北京,1997043-5

[4] 蔡镇钰. 倡导传统民居生态精神营造跨世纪的人居环境,城市开发 [J]. 北京,19990417-19

[5] 蔡镇钰. 生命、陶冶和奉献,今日科苑[J]. 北京,20150924-27

[6] 蔡镇钰 胡京 俞挺. 地域性建筑,上海城市规划[J]. 上海,2001

[7] 陈泉安 蔡镇钰. 传统院落地域特征的数理阐释,安徽建筑[J]. 安徽,20160310-12

[8] 蔡镇钰 曾莹. 寓历史赋新意求共生--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博物馆方案创作札记,城市建筑[J]. 哈尔滨,2006

[9] 蔡镇钰 邹一辉. 乌篷船的情结--绍兴大剧院,新建筑[J]. 武汉,2006

[10] 蔡镇钰 杨永刚 曾莹. 越府艺都——浅析绍兴大剧院的文化及生态理念

建筑学报[J]. 北京,2004

[11] 蔡镇钰. 生命、陶冶和奉献,今日科苑[J]. 北京,20150924-27

[12] 倪既新 蔡熙福. 建筑大师谈建筑——蔡镇钰:天人合一是建筑的最高境界,

自然与人[J]. 上海,2006

[13] 蔡镇钰. 中国民居的生态精神,建筑学报[J]. 北京,19990753-56

[14] 蔡镇钰. 放眼世界回归中国,时代建筑[J]. 上海,20040212-13

[15] 蔡镇钰. 生命、陶冶和奉献,今日科苑[J]. 北京,20150924-27

[16] 蔡镇钰. 引领中华建筑文化走向更辉煌灿烂的明天,中国勘察设计[J]. 北京,20141022

[17] 蔡镇钰. 生命、陶冶和奉献,今日科苑[J]. 北京,20150924-27

  

作者简介:

玄峰,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博士。从事建筑设计教学及民居与景观方向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