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SEUer|悬浮隧道工程技术攻关两月记(刘凌锋,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13级硕)

时间:2019-09-26浏览:932

【编者序】

    20186月,由国内外七家单位组成的中交悬浮隧道工程技术联合研究组成立,开始系统地研究悬浮隧道。20195月底,悬浮隧道结构设计与方法研究攻关组(简称攻关组)在珠海项目部成立,以确保悬浮隧道研究整体协调推进。攻关组是一支年轻但经验丰富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6岁,组员中有中高级工程师4人,硕博研究生11人,且多人曾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从成立之初的4人,到目前第二阶段壮大为11人。作者作为中交悬浮隧道工程技术联合研究组的早期成员,2017年开始接触悬浮隧道研究,有幸成为攻关组成员之一。攻关组成员们正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年青一代的故事!

攻关组成员与相关工程师、大学教师合影

左7为林巍组长,左5为刘凌锋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已是金秋九月之末,俗语有云“三月杏花香,五月金银花开,九月金秋丰收意正浓”,的确,每逢金秋九十月,又到硕果累累时。

    珠海的九月,酷暑已退,但炎热未消,正午的骄阳依旧火辣,而比骄阳更火热的是悬浮隧道结构与设计方法研究攻关组小伙伴们的工作热情。夙兴夜寐,是攻关组成员们习以为常的生活作息;刻苦钻研,是攻关组成员们每日的必修课。

    在组长林巍的带领下,悬浮隧道结构与设计方法研究攻关工作已步入第二阶段的尾声。据不完全统计,攻关组在第二阶段已完成近百篇技术备忘录(报告)初稿,其中两篇完成内部审定,其余多篇也完成内部复核和审阅工作,正在进行报告的打磨与润色。

    有理由相信,在这金秋九月之末,攻关组将会取得阶段性的大丰收,以丰硕的技术成果献礼祖国七十周年华诞!

    我加入悬浮隧道结构与设计方法研究攻关组,恰好是两个月前的事情了。

    为了更好地叙述,就从今年三月份开始说起吧。201937日,在中交悬浮隧道工程技术联合研究组总体组领导、同事们的声声嘱托下,我踏上了前往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征程,成为了一名访问学者,专攻悬浮隧道结构与设计方法研究。

    国外的学习生活使我开阔了视野,受益良多。访问期间,我还通过了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博士生面试,拟在今年九月份正式开始为期四年的悬浮隧道结构与设计方法博士研究。

    20195月底,悬浮隧道结构设计与方法研究攻关组在珠海项目部成立,身在异国他乡的我为此感到由衷的开心,组长林巍致电邀请我回国后参与一段时间的攻关工作,我倍感荣幸,欣然受邀。

    626日,我结束了在荷兰四个月的访问时间,回国准备迎接我的宝贝降生。712日,我的小公主出生了,母女平安。在产房外等待的几个小时或许是我人生中最最紧张激动的几个小时。当看着美丽可爱的小宝贝乖乖地躺在宝宝车上,黑溜溜亮晶晶的眼睛好奇地探索着周围的一切,我的心都要被暖化了。感谢上天赐予我这么可爱灵动的宝贝,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与此同时,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为了一个父亲,肩上又多了一份重要的责任,更增添了奋斗的动力。责任与动力,关乎我的小家,也关乎我意义重大的工作。

    正因如此,我在宝贝出生的第九天,便毅然决然地前往珠海投入到悬浮隧道结构设计与方法研究攻关组的工作之中。

    722日,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加入攻关组,正式成为攻关组的一员。8月份,单位政策突变,我原本的继续出国计划被打乱,经与总体组及攻关组商量,暂将原定的出国时间推迟两个月。在此期间,我继续进行在攻关组的工作。

    一转眼,我加入攻关组已有两个月时间。两个月来,我的工作主要是进行悬浮隧道纵向结构计算、纵向结构敏感性分析、结构动力计算部分相关问题的突破以及悬浮隧道撞击工况研究等。

    在结构与设计方法研究攻关组工作这段期间,虽然比较辛苦,加班也是常有的事,但能融入这样的一个团队,我又发自内心地感觉自己是幸运的。

    我们的团队很年轻,平均年龄不到26岁,年轻代表着活力,也是为理想执着拼搏的热血青春,活跃的工作氛围让我常常回想起在大学里简单而又充实的校园时光;我们的团队有经验,组长林巍曾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设计分项负责人,全程参与过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建设,也是中交悬浮隧道工程技术联合研究组的早期参与者和主要参与者,在他的带领下,攻关组的工作内容策划、任务分配和技术探索得以有序进行。

    组员中有中高级工程师4人,硕博研究生11人,且多人曾参与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有丰富的设计工作经验;我们的团队有创意,从最初的文献调研工作,到目前即将完成的分析工作,每一项工作内容都力求用新颖的科学方法进行突破,争取在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和技术探索等方面都做到国际前沿;我们的团队肯吃苦,每周“8116”的工作强度不在话下,我们坚信习大大说的那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总体组和岛隧总部的鼎力支持,从攻关组的科研“利器”——大型工作站、高性能笔记本和台式机、正版有限元计算软件等重要的设施设备,到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和住宿环境,再到丰富多样的饮食供应,总体组和岛隧总部事无巨细,让我们全无后顾之忧。

    同时,总体组和岛隧总部领导们的殷切关怀还给予了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林鸣总更是亲自当起了我们的“后勤部长”,让我们能沉下心来搞科研、钻技术,不被其他外界困难所打扰。

    在攻关组的两个月,我仿佛又回到高三那段拼命冲刺的阶段,每天起得早睡得晚,但却精力无限,热血沸腾。

    任务制的分工让我们每个人都目标明确、工作高效,信任纽带的建立让大家彼此信赖、乐于分享、团结协作。根据组长林巍的计划,独立发展完成分析工作后,攻关组将在第三阶段与其它研究团队紧密联系,按照总体组的既定路线,充分发挥工法与模型对设计方法的支撑作用,持续推进悬浮隧道工程技术研究工作。

    我在攻关组还有一个月左右的工作时间,我相信只要足够努力,一定能与团队一起成长,一起发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对于攻关组的小伙伴而言,这个秋天无疑将会是丰收的季节,有着“胜春朝”的昂扬与喜悦。

    在分析工作即将收尾的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咬紧牙关、迎难而上,下定决心啃下最后一块硬骨头!岁月如歌,歌声跌宕起伏而又玄妙婉转,在这难忘的岁月里,我们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共同谱写最美的旋律。

    对于我而言,能加入这样拼搏向上的团队是非常幸运的,我一定会以最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工作,让我的青春和大家的心血交融在一起,为悬浮隧道结构与设计方法研究攻关工作增光添彩!

    致谢:感谢肖希对本文的润色与打磨,感谢林巍对本文进行审阅。

刘凌锋

土木工程2013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