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炽(1903-1990):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35-1936)
发布时间 2002-06-02
郑华炽(1903-1990)
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35-1936)

  郑华炽,著名光谱学家,物理教育家,我国利用光谱学探讨物质结构的先驱者之一。广东省中山县人,1903年8月18日生。1924年在南开大学学习,1928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28-1932年,先后在德国柏林工科大学、格丁根大学、慕尼黑大学学习。1932年到奥地利入格拉芝工业大学深造,1934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34-1935年,在法国蒙皮里埃大学和巴黎大学从事光谱研究。1935-1936年,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36-1937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37-1938年,随北京大学迁至长沙,任临时大学教授。1938-1946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物理系系主任(1944-1946),代理教务长。1946-1949年,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教务长。1952-1986年,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研究部副主任、副教务长。其间曾担任中国物理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卷编委和原子物理学部分副主编,《物理通报》杂志常务编辑。他于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第五、六届委员。
  郑华炽,在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K.W.F.柯尔饶希(Kohlrausch)的指导下,选择光谱学为研究课题,1933年完成题为"二苯嵌苯及衍生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论文。1934年,他以"乙酰及乙腈的混合物的喇曼光谱"和"卤醋酸酯喇曼光谱"为题,作为博士论文发表于德国的《物理化学》杂志,同年获博士学位。当时,法国的丁·卡班(Cabanues)教授对喇曼效应颇有研究,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郑华炽又前往法国蒙皮里埃大学,和丁·卡班合作研究喇曼光谱,并在巴黎大学进修红外吸收光谱学,还发表多篇论文,当时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国际水平。1936年,郑华炽在北京大学与吴大猷合作,在薛琴舫助手的协作下,开展对喇曼效应应用于同位素的研究,这在当时尚属国际上首创。在资金不足、仪器简陋的条件下,经过连续几百小时的照相,终于发现在苯的强谱线附近存在一条弱伴线,继而测定了这两条谱线的强度比,并进一步建立同位素移动的近似理论计算,从理论上证明同位素移动是由苯环中一个碳原子被一个原子量为13的同位素所代替而产生。他们把这一研究成果写成"苯的喇曼光谱和同位素效应"的论文,发表在1938年的美国《化学物理杂志》上。1938年底,印度物理学家也发表了一篇类似文章,文中记录的实验结果和郑华炽在年初发表的实验结果相同,证明了郑华炽等人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并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公认。
  郑华炽在教学中十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性教学,提倡和强化演示实验,经常自制电学和光学仪器以及幻灯片,在由他设计而建造的阶梯教室进行演示,教学效果很好。郑华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时,重视演示实验,在讲授原子物理课时,要求和指导他的助教用威尔逊云雾室观察粒子的径迹,并向学生演示,使学生通过直观易学易懂。他授课时常常结合课文,引证大量物理史料,使学生了解物理学进展脉络和前沿研究动态,启发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较好地接受和掌握物理学的新概念、新思路、新成果,有利于学生选择科研方向。1954年,郑华炽在北京师范大学创办了普通物理研究班,他自任班主任并亲自授课,后来,又招收光谱学方面的研究生多人,对学习成绩优秀的研究生推荐出国深造。郑华炽毕生从事高等教育,他不仅精心培育大学生,对高校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亦关怀备至,他精通德、法、英等国语言,能熟练地阅读和讲解外文资料和书刊,还指定青年教师必读某些外文书刊和资料,亲自组织他们讨论,关心他们尽快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他教过的学生和培养过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中,现在大多已成为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华炽于1990年2月7日逝世,享年87岁。
  (陈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