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鼎(1910-2001):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1930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 2002-06-02
李国鼎(1910-2001)
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1930年毕业校友

  李国鼎,台湾财经与科技专家,1910年1月28日出生于南京。
  李国鼎于1926年考入国立东南大学数学系,不久转入物理系,1930年毕业于改名后的国立中央大学,获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曾任金陵女子大学数学和物理讲师三年有余,在该校结识了宋竞雄女士,后于1938年结为伉俪。
  李国鼎于1934年9月以优异成绩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英国,在剑桥大学进修与科研三年;1936年以前随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勋爵(L.E.Rutherford)作β及γ放射线研究;1936-1937年又在考克饶夫博士(C.D.Cockcraft)领导下从事低温超导现象的研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李国鼎放弃在英继续留学的奖学金,毅然归国参加抗战工作,返国途中在奥地利和德国特意考察了探测飞机的设备,回国后于1938年初即担任了照测总队修理所所长,负责支援及维修各大城市的防空探照灯及测音设备并协助培训技术人员,而放弃了当时已在武汉大学任教的机会。直到1941年夏曾应邀前往甘肃临照观察全日蚀,事后转至昆明天文研究所工作。
  当时战事迫切需要物资,尤其是钢铁,先生认为直接从事有关的生产与管理对国家更有意义,遂接受邀请前往资源委员会资渝炼钢厂任工务组主任之职。三年后于1945年4月调往资委会工业处工作,负责所属各钢铁厂之生产协调。
  1945年夏,抗战胜利,他从四川到上海,参与中央造船厂的筹建工作,1948年7月奉调赴台湾任基隆造船厂协理,1951年升任台湾造船公司总经理。
  1953年9月在台湾调任"经济安定委员会"中工业委员会委员,从此开始参与台湾工业及经济决策。1958年"经安全"机构撤消,改任"美援运用委员会"秘书长,直至1963年随该机构改组为"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任秘书长、副主任委员等职务。1965-1969年任台湾"经济部"部长,1969-1976年又改任台湾"财政部"部长。1976年因患心脏病,为适应其体力与专长,遂改任"行政院"政务委员,负责"应用科技研究发展小组"召集人的工作,直到1988年退休。此后至2001年担任台湾"总统府"资政。
  李国鼎为推动台湾工业化与经济迅速发展以及倡导高新科技研究与产业化竭尽心力,是负责规划决策、实施的主要成员,并作出了卓越的成就,至今犹为人称道,为制定"出口导向"、"进口替代"等策略,设立加工出口区、创建科学工业园,促进民营工业、中小企业以及科技产业的发展,制定人力资源、人才规划、高新科技发展计划,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金融法规等等,故获有台湾的"财经教父"、"科技之父"等美誉。
  李国鼎虽然近半个世纪生活在台湾,但始终怀念故乡,深爱母校。1992年将反映其毕生业绩与经验的著述,一千多篇文章与讲稿赠送给母校,由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组织了11位教授、专家编纂为《国鼎丛书》十四分册,已于1997年底前陆续出版完成。他被受聘为东南大学
  校友会名誉会长和东南大学董事会名誉董事长。
  1998年6月李国鼎来大连市参加了"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发表了"台湾经济发展成果与面临问题"的演讲,会议期间曾与江泽民、朱基等国家领导人晤谈。会后回到久别的故乡南京,访问母校,发表了演讲,受到母校领导与广大师生与校友们的热情欢迎。
  李国鼎于2001年5月31日病逝台北,享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