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炳耕(1919-):国立中央大学就读(1937-1940)校友 1975年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1978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发布时间 2008-03-04
田炳耕(1919-)
国立中央大学就读(1937-1940)校友  1975年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  1978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田炳耕,著名电子学家,美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科学院院士。1919年生,浙江上虞人,他在上海中法工专毕业后,于1937年考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电机工程系,1940年因足伤返沪,转读上海交通大学,于1941年毕业获学士学位。
1947年田炳耕去美国斯坦福大学完成博士课程,在斯坦福大学发明了微波放大的新器件空间电荷波放大器(Space charge wave Amplifier),该放大器公布在1952年美国《Proceeding of IRE》的第40卷688页上。这是田炳耕首次发表论文和首次获得美国专利,对一个刚刚出国的青年学生来说,该是一项大的成就。
1952年田炳耕与当时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经济系的陈南希结婚,并进入美国贝尔实验室工作,开始进行更广泛地研究工作,他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并取得多项专利。这些论文和专利涉及微波理论和技术、材料科学、电波传播、噪声理论、铁磁体、超导体、声电效应,激光物理、集成光学、高速电子学等。
1975年,田炳耕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华裔第二个当选者,第一个是1967年当选的林同炎)。1978年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此前中国人当选的有吴健雄(1958)、林家翘(1962),杨振宁和李政道(1961)、陈省身(1966),而中国人当选美国两院院士的只有田炳耕和丁肇中两人。
从70年代到1985年间,田炳耕曾多次回国探视母亲:第一次是1974年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25周年庆典,在观礼台上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总理的讲话并会见了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二次是1978年,受到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的接见;第三次是1983年,受到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的亲切接见;第四次是1985年,受到国家经委主任张劲夫的接见。其间,田炳耕和国家领导人讨论了中国人口众多的困难和将来工业发展的可行性计划,并强调需要稳定的局面以利经济增长。他每次回国都应邀作过多次讲演,1983年回国时,田炳耕被其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聘为荣誉教授。
由于田炳耕在电子学等领域的卓越贡献,他先后共获得专业荣誉12项(包括美国两院院士、师学会等),荣誉奖状5项,科研活动5类33项,学术活动8项。多年来他已发表学术论文54篇,获美国专利33项。
田炳耕虽身居海外,但一直深深地眷恋着他所热爱的祖国,关心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在多次讲演中,都是强调中国为了经济增长,需要维持稳定的局面,加强对外交流。他积极拥护中国现行的方针路线,他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他说:我已经82岁,仍在作未来的憧憬,中国现在很快的成为世界的领袖,我们过去所经历和成就的,为现在的中国铺平了道路。将来就依赖目前在大学和学院的青年工程师和科学家。不管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限制,只要努力工作,将来定将胜利在握。在贝尔实验室,他遇到许多著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有发明卫星通讯的J.R.Pierce博士,由于声学显微镜获得总统勋章的C.F.Quate博士,由于发明Hamming纠错码的PichardWHamming博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