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婉珍(1924-) | | 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1946年毕业校友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陆婉珍,女,著名分析化学家、石油化学家。1924年9月29日出生于天津塘沽,原籍上海。1946年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49年在美国依利诺大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俄亥俄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并于1952~195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1956年回国,在石油工业部炼制研究所(即现在的石油化工研究院)历任分析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现为高级顾问。 陆婉珍从1956年起承担石化院的分析研究工作。当时我国仪器分析尚在起步阶段,她千方百计地在几年时间内建成了包括有:光谱、色谱、热分析、X衍射、质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门类齐全、人员配套的分析测试中心,成为各石化研究单位的表率。尤其为气相色谱及液相色谱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我国公认的几位色谱开拓者之一。曾首先开发成功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为这项技术立足国内作出了贡献。为改善石油及复杂气体分析中仍存在的困难,领导研究生研究成功了带芯填充毛细管柱及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柱等几项工作,获石化公司技术进步三等奖。 1969年,当时一项重要的铂重整炼油工艺出现了催化剂中毒问题,陆婉珍与一些年轻同志找出了微量砷中毒的原因,使当时工厂走出停工、无法进展的困境。同时建立和研制的微量砷的分析方法及仪器获石化总公司三等奖。1962年对当时喷气燃料生产烧蚀问题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为今后在高温下掌握烃类对镍、铁金属的腐蚀机理及预防措施奠定了基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四等奖,并基于这一认识解决了以后重整工艺中出现的大量结焦问题。1974年,为了解决石油分析中经常遇到的微量硫、氮及卤素的分析,提出了微库仑法及仪器的研制,目前已在各地推广。后来对天然气的加工、重整工艺及催化裂化等工艺的原料及时监控都起到了指导作用。 陆婉珍于60年代,在我国较早地开始核磁共振在石油及其它助剂的分析研究工作,曾多次为炼油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如第一代钝化剂的研制及水处理剂的研制,都是她根据核磁共振分析结果逐渐开展并完成的,获得了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奖。 1991年,陆婉珍应用色谱法及质谱法,对我国长期存在的润滑油抗腐蚀性不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断定其缺少某些硫化物是造成上述性能缺陷的主要原因,首次阐明了原油组成与特性间的关系。 陆婉珍长期领导我国原油的评价工作,于1986年完成了专著《中国原油的评价》共8册,以后又不断补充新油田的新数据以及国外原油的数据,编制了原油评价数据库,获石化总公司三等奖。 1994年陆婉珍首先在石化院博士后流动站开展了非晶态镍加氢催化剂的研究,找到了可行的制备方案,并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对该催化剂进行了深入的物化表征工作。 1995年陆婉珍积极瞄准国际上快速发展的红外光谱技术,组织开展了以CCD为检测器的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属我国最早批量研制成功的近红外光谱仪。同年陆婉珍结合原油评价中出现的高含酸原油问题,指导研究生从胶体化学入手,找到了减少碱洗工艺中油品损失的方案,并以此为起点对原油乳化液稳定性与沥青及胶质成膜的物理化学现象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影响原油乳化的原因。 陆婉珍长期从事分析工作,始终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导思想,因此她所采用的分析仪器十分广泛,并能把握各种新型分析仪器的发展、原理及应用,是分析领域难得的通才。她曾先后培养了30多名研究生。目前她所领导的分析中心,每年为各方面提供10万以上数据,由于陆婉珍的突出贡献曾在1983、1990年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1984年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艳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