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九十谈往事----虞兆中学长九秩寿庆文集感谢茶会致辞
发布时间 2009-11-30

  去年我虚度九十,多位友好赐文成集。今天出版,在此举行感谢茶会。承蒙诸位冒雨惠临,十分感谢。还见到陈发清教授和高化臣教授两位老友,都比我老,行动都比我困难,令我内心不安。刚才致辞的朋友们对我多所慰勉,会场弥漫温馨的气氛,更令我感动不已。
  此项文集系由编辑委员会筹办,主任委员杨永斌教授主持其事。计得109位朋友提供119篇文章,由麦田资讯公司印制成书。内容丰富,情感洋溢,印刷精美,是给我意义非凡的纪念珍品。对各位编辑委员、各位撰述作者、以及出版公司的热忱与辛劳,我当永铭肺俯。
  这次茶会则由台大工学院和图书馆联合办理,于图书馆五楼开朗宽敞的空间举行。茶会的准备工作相当繁琐,又兼办赠书等事,加重工作量。对工学院杨永斌院长,图书馆项洁馆长、林光美副馆长,及院方和馆方多位同仁的服务,谨致敬意。多谢,多谢!
  现在我愿谈谈九件小故事,都是从年轻到年老的一些遭遇和感想。
  先讲三件有趣的事:
  一、吴京生先生的临别面谈:吴先生于1953年毕业。次年他赴美深造,来舍间辞行。那时我住温州街宿舍,房子只有17个榻榻米,我的书房兼客室是4.5个榻榻米。他晚上七点左右前来,分别时已过了深夜三点。这是一项交谈纪录。至今我们已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二、伍心仪是谁?1983年10月20日“中央日报”副刊刊载一篇文章“桃李又春风”,描述我在台大授课的情形和往访美国一所大学的过程。作者用笔名伍心仪。是谁?我看了就认为是杨祖佑先生所撰。不久杨先生来台北,我便问他是不是他写的。他说,他当初看了,也不知道谁写的?经他探问夫人,才知是夫人德林女士的投稿。这篇文章已列入文集。由此可见杨祖佑伉俪彼此了解之深。德林简直是祖佑的分身。
  三、陈俊雄先生放弃了乒乓球的嗜好:亦是1983年间的事,那年电机系陈教授应聘主持系务,因他要从事行政工作,生活与工作的时间分配不免作些调整。到2002年汪群从教授在一项典礼的发言中,才知道陈教授为了系务竟把他素所喜爱的打乒乓球放弃了。
  次讲三件比较严肃的事:
  在我三年校长的任期中,我最感谢的是:
  一个专案小组:校徽专案小组。
  两个工作小组:通才教育工作、校园规划工作小组。
  这三个工作小组的工作内容,进度和成果要求,都是他们自订的,都比我想像的好、快和美,我非常非常感谢三小组的同仁们。
  再讲三件正面和反面的事:
  一、肯定分数与否定分数:在学校,分数永远是师生都关注的大事。我何尝不是精打细算,认真处理。比方说土木系1956年毕业的一班,是很优秀的一班,其中丁启财先生最为杰出,他聪慧而用功,学而思有显著的成果,为同班同学一致钦佩。他在班上分数最高,大家不会有异议。1982年5月,我访问美国多所大学。到普渡大学,傅京生教授主持校友接待我的任务,他在普大地位崇高,是招牌教授。在他的号召下四十多位在普大任教的校友,都来参加欢迎我的餐会,叙谈台大近况和以后的发展。他的引导有方,进行顺畅。在普大他曾告诉我一个讯息,他就读台大电机系时曾选读我的力学课程,认真做功课,却仅得六十多分。由此可见我的评分算什么。但他待我是诚挚的执弟子之礼,既热心又周到。所以教育的事,实在不简单。
  二、认识学生与不认识学生;我授课的初期,认识学生的程度为土木系同仁所称道。举例1955年毕业的陈炳灿先生,毕业数年后来看我,他掏出一张名片来表明他的身份。我要他收回名片,因为我知道他在校求学和离校后在外工作的情形。那知到了1979年在一次土木系为毕业生举行的茶会上,我对身边坐的一位小女生说:“你是哥哥带你来,还是姐姐带你来的!”她回答:“我是毕业生啊!”这位女同学给我认识学生的成绩打了零分。她就是刘佩玲教授,现在是本校应用力学研究所的所长。
  三、五年不用健保卡,现在每天服五种药品:我喜欢走路和做体操,自初来台大一直保持。自以为虽非强壮,健康不差。所以健保卡自发行以来五年不曾开张。第六年却因晕倒而病发。主病是高血压,经脑部开刀后,就离不开医疗,现在每天分三次服五种药。从此体能大幅降落。无话可说,这就是人生。最后,以两首散文诗作为结语。
  其一是报告我的现况
  迷糊耳聋行动缓
  医疗照顾尚平安
  老朽常态已习惯
  有说有笑度岁月
  其二是对文集的感谢
  忽然到玖拾
  友好赐文集
  拜读感受深
  厚情永怀念
  谢谢各位,谢谢!

                                            虞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