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秀东南

解读东南大学的六个校训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6日来源:浏览次数:89991

 
         东南大学现在的校训——止于至善。
 
   东南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的国子监,甚至魏晋南北朝时的昭明太子编写的《昭明文选》,但从现代大学的意义上说,则始于20世纪初。其前身是1902年,由当时的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倡议兴办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80多年中,校名几经变更,直至1988年,学校复更名为现在的“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历史上的六个校训:
 
  据初步统计,在东南大学历史上使用过的校训共有六个。
 
  校训一: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东南大学历史上的第一个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由时任“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总监的书画家李瑞清于1905年提出的。李瑞清是清末民初的著名书画家,被称为中国近代书学之宗师,在日本有很大影响,张大千曾是其门生。李瑞清虽为书画家,但对教育情有独钟,任学校总监前后八年,是东南大学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位校长。他的教育理念是:“视教育若生命,视学校若家庭,视学生若子弟。”由此可见他对教育、对学校、对学生的重视和感情。“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体现了他对教育和人才的理解,源自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一书——“古人云:‘性定菜根香。’夫菜根,弃物也,人多忽之,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莫喻,惟静心沉玩者,乃能得旨。”这其中的韵味是十分深长的。笔者由此想到,当年李瑞清之所以亲笔题写这八个字作为校训,一定是有感于当时社会的浮躁。但他可能没想到,一百年后的中国社会,浮躁之风更甚于当年。如果将之作为今天的大学校训,恐怕更具针对性。
 
  校训二:诚

        东南大学历史上的第二个校训“诚”是由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江南硕儒江谦提出的。江谦国学功底深厚,他倡导以“诚”为校训,认为“诚者自成”,诚乃有信心、有信力。有信心,乃知非教育不足以救国;有信力,乃知非实行教育无以救国。以信心为体,以信力为用,此为该校训之主旨,实为教育之根本。笔者由此想到,当年江谦之所以提倡以“诚”为校训,一定是有感于当时社会的“诚”的缺失。但同样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百年后的中国社会,“诚信”缺失的程度更甚于当年。
 
  校训三:诚朴、勤奋、求实
        东南大学历史上的第三个校训“诚朴、勤奋、求实”是由时任“国立东南大学”校长的郭秉文总结和提出的。郭秉文1908年赴美留学,191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191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于1921年任首任东南大学校长。严格讲,这一校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训,而是当时公认的校风。其中的“诚朴”二字,直到今天还是台湾中央大学的校训。值得指出的是,郭秉文的“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也颇有特色。他主张:通才与专才平衡,本科注重通才教育,不忽视应用,专科注重专才教育,不忽视基础;人文与科学平衡,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既要倡导民族精神,又要倡导科学精神;师资与设备兼顾,大学教育以师资为第一,但物质设备亦不容忽视;国内和国际平衡,既重视已有的饱学之士,又广求知识于世界。这些办学思想,即使在今天,也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校训四:诚、朴、雄、伟
        东南大学历史上的第四个校训“诚、朴、雄、伟”是时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提出的。罗家伦1920年留学美、英、法、德诸国,1932年至1941年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是东南大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所提出的“建设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主张中,他强调必须每个人都具有复兴中华民族的意识,同时各部分文化的努力必须互相协调。罗家伦解释,“诚”就是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其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以其为取得文凭资格的工具;“朴”就是质朴和朴实的意思,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实的学术气象;“雄”是指“大雄无畏”的“雄”,以纠正中华民族自宋朝南渡以来的柔弱萎靡之风;“伟”,是伟大崇高的意思,是指要从整个民族文化的命运着眼,不可存门户之见,故步自封。
 
  校训五:严谨求实,团结奋进。
        东南大学历史上的第五个校训是解放后提出的“严谨求实,团结奋进”。这一校训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应该说,也有很好的内涵,但缺乏特色,因为在那一时期,几乎中国所有大学的校训都没有太大的差别。还可看出,这类校训带有革命战争年代军队的色彩,而且大学的校训大多是八个字。
 
  校训六:止于至善。
        东南大学历史上的第六个校训,也是现在使用的校训“止于至善”,是郭秉文曾提议过的校训。郭秉文对青年学生寄予厚望,勉励学生要为国分忧、为国尽力,使自己“具有国士的志节和风度,以国家为己任,以天下为己任”。当时东南大学的校徽,银质圆形,上面镌“国立东南大学”六字,中央镌“止于至善”四字。其出自著名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大学》一书。书中的要旨即是开篇的一段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段话,是非常精辟的一段话,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时至今日,仍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大学校训变迁带来的反思
 
  校训对一所大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而且是其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校训的功能,对内可以引导师生的行为举止,起到无言的熏陶作用,引领学校的办学方向,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对外可以凸显学校的形象,体现学校的品格,让社会对学校有更深切的了解,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了解校训及至研究和解读校训,不仅能让你更好地了解一所学校,还能从中看到时代的变迁对学校产生的影响。
 
  中国的大学,在校训经历了一番变动后,现在纷纷重新确定自己的新校训,或回顾历史,或埋首传统文化,寻找其中的精粹。这种现象,有值得欣喜的一面,因为开始重视校训、重视历史、重视文化了,但也有值得忧虑的一面,那就是可能会出现新的趋同现象。
 
  综观世界一流大学,其一流不仅表现在它的学术水平,也表现在它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上,就是在校训上也表现得有个性、有特色,而且一以贯之,少有频繁的变动。频繁变动校训的情况,在国内高校中比比皆是,但在国外,则少之又少。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大学是最具稳定性的组织之一。同时,由于大学独有的自治传统和独立精神,它也是最少受到干扰的地方,不应成为社会习俗的风向标。中国的大学,不知能否从校训的变动中悟出一些启示。

 
(作者陈怡单位: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24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