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庵文苑

把实验室建在“家门口”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6日来源:转自东南大学先声网站浏览次数:113401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定位准确,通过产学研平台建设,把学校的学科优势与苏州的需求紧密联系,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苏州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中起到引领作用。”这是苏州市副市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日前对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建院一年多来的工作作出的评价。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是东大与苏州市共同建设的一个集科研、人才培养、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办学实体,也是一个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和校企科技合作研究的基地。自2006年2月第一批研究院工作人员入驻苏州以来,经过短短一年多时间的建设与发展,已设有3个苏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苏州分中心,取得了数项科技创新成果,并已招收87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苏州研究院无论是在办学理念、合作模式,还是所取得的成绩上,都具有典型意义,它的成功经验为东大乃至国内各高校异地办学和校企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
  
        做桥梁,当红娘

  “苏州研究院就是要通过积极探寻东大的学科优势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做学校与政府、企业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充当专家教授与企业家合作的红娘,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器。高校到异地办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东南大学副校长、东大苏州研究院院长胡敏强用这样一番话为研究院定位。
  为尽快了解苏州当地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研究院到苏州之后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进行企业调研。他们首先在对苏州相城区106家企业进行书面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苏州上声电子有限公司等45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获得了被调研企业的技术力量、企业规模、技术需求等资料,然后结合东南大学的学科特点与优势,有针对性地对苏州市通信、电子、生物医药三个行业进行了以获取企业技术攻关难题、企业技术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需求为目的的调研工作。通过这两次调研,研究院掌握了大量苏州地区企业发展状况的第一手资料,为学校服务苏州地方经济、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苏州研究院把这份资料带回学校以后,有针对性地联系相关院系的专家教授座谈,向他们通报信息,加深他们对苏州的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了解,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到苏州创新创业。
  另一方面,研究院还组织了多次专家与企业家见面交流、成果对接活动。2006年7月28日,研究院组织了“信息技术创新与二十一世纪苏州的产业发展”———苏州市通信电子行业企业家、专家论坛,包括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王志功、洪伟等10多位东大信息工程学院的专家教授和百余位苏州的企业家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互动交流。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论坛结束后就有多家苏州企业主动与研究院联系,希望在共建科技服务平台、解决技术难题、开展员工培训及高层次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寻求合作。今年3月22日,研究院又协同苏州市科技局、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了“东南大学电子信息行业科技成果苏州对接会”,对接会上就有企业与专家达成了多项初步的合作意向。
  把实验室建在企业“家门口”
  
        东南大学党委书记胡凌云曾指出,“在知识创新上高校有明显的优势,而在创新成果产业化阶段优势则在企业。因此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合作,高校可以成为企业的研发中心”。根据苏州地方企业的需求,苏州研究院充分依托东大的学科优势和研发力量,积极联系提供服务,促成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实验室,把实验室建在企业的“家门口”,成为设在企业“家门口”的科技研发中心。
  
        将实验室建在企业的“家门口”,直接为企业服务,一方面缩短了企业与学校间的距离,使东大的科研人员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取得更好的实效。另一方面,实验室在研发过程中,企业的工程师或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到实验室中与学校的科研人员共同工作,这些企业工程师熟悉市场,了解企业需求,他们的加入可以弥补高校科研人员在对市场需求的把握、产品设计的实用性等方面的诸多不足,能够帮助实验室研发出更具实用性的技术或产品。
  
        在苏州市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认真论证与紧张筹备,2006年东大苏州研究院成功申报建立了苏州市生物医用材料与技术、无线网络与信息安全、电气设备与自动化3个重点实验室,这3个实验室共得到来自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共1870万元的经费支持。另外,研究院还与苏州市高等幼儿师范学校合作共建了“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学教育苏州中心”。今年,研究院又组织申报了苏州市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媒体技术、汽车电子与智能交通、环境与生物安全、集成电路与系统4个苏州市重点实验室。
  
        在实验室的建设上,研究院支持和鼓励实验室以企业的参与为活动主导、企业需求为技术导向,与企业形成紧密联合。在已建成的3个苏州市重点实验室中,每个实验室都有多家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其中“无线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是与深圳福韬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联合建设的,“生物医用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是与浙江海翔制药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联合建设的。
  
        愿意来,能够做,做得好
  高校异地办学或建联合实验室,遇到的最大困难常常是人的问题。教师学生肯不肯来,来了能不能呆得住,来了有没有事情做,工作条件和研究环境常常是制约的瓶颈。苏州研究院从一开始就把建设开放的高水平研究开发平台,营造良好研究环境作为主要工作,积极争取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在项目经费、用房、助手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条件,使教师愿意来,能够做,做得好。
  裴文江,36岁,东南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无线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在苏州做研究已让他尝到了甜头。他说:“苏州的经济发达、信息产业环境好、基础雄厚,企业有合作上的需求。今年2月,通过苏州研究院的牵线搭桥,我来到苏州并组建了无线网络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苏州市政府对我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仅为我的实验室建设就投入了专项经费近700万元。另外,独墅湖高教区还给到实验室工作的我的研究生发放生活补贴。更重要的是,与实验室合作企业的工程师也在这里同我的研究生一起做研究,这对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裴文江的实验室已开发出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IP网络电话、无线影像监控系统等都将进入中试和产业化阶段,预计到今年年底该实验室还将推出2至3项科研成果。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叶锋介绍说,苏州经济发达,区位优势明显,人文环境和创新创业环境优良,苏州的当前乃至今后的发展非常需要引进“外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是苏州市重点建设的一个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大力推动建设产学研一体化新体系,以国内一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基地、以高科技成果研究转化基地为目标的合作平台。高教区将在政策、资金、人员、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来苏州办学的机构,为到苏州创新创业的专家教授提供完备的服务。
  截至目前,东南大学已有集成电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10多个院系的大批专家教授到苏州研究院考察,希望通过研究院积极地与苏州地方政府和企业进行沟通与交流,寻求合作。
  办学理念随东大苏州研究院的到来而改变
  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设立之初对采取什么样的办学模式,走什么样的建设道路曾有过争议。一种观点是走与先期入驻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的兄弟高校那样以办班招生和人员培训为主的办学道路,这样投入小、见效快。但苏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为公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我们到苏州来不是为了招生,而是为了办教育,要能够使东南大学更好地为苏州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选择针对苏州产业发展及企业技术进步需要,通过合作举办科研和成果转化平台,企业工程师和高校师生共同开发市场急需的产品,实现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技术成果转化和为企业服务的目的。这条路虽然走得艰难,但它适应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受到企业、地方政府和老师的热烈欢迎,因而更有活力,更有利于争取各方资源,也可以使研究院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5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到苏州研究院考察后表示非常赞同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的办学模式和发展思路。她说,在这里办学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为重点,在为企业服务的实践中,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研究院未来的发展要有新的体制和机制,用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来办好苏州研究院。
  在采访过程中,笔者听到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叶锋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的办学理念和工作思路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也影响和改变了我们原有的一些办园思路,对我们整个高教区的办学模式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