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莫道桑榆晚 茶叙乐余年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7日来源:浏览次数:894

        日月星辰,运行有序,地球绕日以一年为期,月绕地球以一月为期。中大上海校友会的集体活动周期也有两种:全体大会以一年为间隔期,小型茶叙以一月为间隔期;两项活动双轨并进,相得益彰,从而保持了长盛不衰的有序运行。下文要谈的是每月一次的茶叙活动概况。

        我们以上海中大校友的住处为依据,按苏州河为界分成南北两片,每片校友各在适当地点每月举行碰头会,这便是大家惯称的茶叙。这样的活动有茶有叙,得到广大校友的参与和支持,屈指算来,已有十余个年头了。

        茶叙的生命力
    
        茶叙是中大上海校友会三大中心工作之一(另两项是开年会及出版《简讯》)。目前南北两片的茶叙都呈现出蓬勃生气,每次参与人数各有20—30人。由于种种原因,成员们的出席多半是间歇性、非固定的,故实际涉及的人数要多得多。这些校友在上海全体会员之中产生的影响相当大,因为他们多半也同时是推动各项会务工作的热心人士。十余年来,我们月月分片碰头的活动始终长盛不衰,显示了中大上海校友会组织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那么,茶聚为何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

        第一,因为我们都是多年前退(离)休的高龄校友,其中绝大部分人已不再适合发挥余热贡献社会,故平时生活中有较多的空暇时间,迫切需要参与某些轻松的社会交往活动,进行必要的友情交流,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我们的茶叙活动为校友们提供了其乐融融的活动场合,恰恰有效地填补了上述这个空闲,故能受到众多校友热烈的欢迎。

        第二,因为我们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我们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老牌大学的校友,而且是经过抗战时期坎坷岁月的白发苍苍的老校友;在这一人群之中,没有利害冲突可言,没有人情冷暖可言,没有名份尊卑之分,没有职位贵贱之分,不摆架子,不争浮名;彼此之间却有老年人的共同志趣和共同语言,真正是“人以群分”,“气味相投”,能在茶叙中彻底敞开心扉,毫不掩饰地交流思想,凭赤子之心“广结善缘”。这样当然就决不愿意轻易缺席了。

        第三,因为我们的茶叙活动形式不拘,内容广泛;或重温母校旧事,或追念敬爱师长,或通报校友信息,或畅谈时事新闻,或宣扬新风新事,或漫评国际形势,或学习报章文件,或传达会议精神,或聆听报告录音,或推荐最近新书,或开展医药顾问,或提供法律咨询,或庆祝重要节日,或缅怀先贤功勋,或感悟人世沧桑……。这些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可以因时制宜,随时调整,使大家兴趣集中,气氛活跃,精神愉快;往往说的人越说越有劲,听的人越听越出神。用这样的荼叙来点缀我们的桑榆晚景,还有谁不乐意呢?

        茶聚“三恨”
    
        根据这些年的体验,我们的茶叙也还存在着几点遗憾。

        第一,相识恨晚。有一种现象常可见到:两位校友在校时曾经拥有一位共同熟识且情谊深厚的同学。那两位校友当年本可通过这位中间同学的媒介相互认识,但却错过了机会,直到日薄西山的暮年方在茶叙中相识,这怎能不恨为时之晚!再说,有一些最近参加茶叙的校友,也本可早几年加入茶叙而相识,结果白白耽误了宝贵的岁月,不能不引以为憾。自从解放以来,我们的中大校友们长期未开展活动,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方有可能开展活动,使广大校友不得不在社会中“隐身”多年而坐失交往的良机,最后在耄耋之年方如愿以偿。一般地讲,在茶叙时校友的眼里,彼此皓首相对,常会觉得对方事业有成、德高望重,从而一朝“识荆”,莫不引为平生快事。那么,这种自然滋生的“相识恨晚”之情,就格外普遍了。

        第二,相会恨难。住处较远的校友,参加茶叙很不容易。有位校友住在浦东,每次聚会过江,单程需乘四次公交车,其难处可想而知。中大上海校友的平均年龄在75岁左右,平时已步履维艰,倘要出门乘车,往往险象环生,故莫不视为畏途。有位校友住处就在聚会地点附近,出门又有老伴相扶,却因年逾八旬,眼看他十步一喘,百步一歇,走走停停,步步都叹行路之难。有些校友做过心脏血管搭桥等大手术,他们病后初愈便急着参加茶叙。有的坐轮椅赴会,有的坐出租车莅临,都是出于不得已。还有一位校友患青光眼已属晚期,视力几已全失,却总要积极争取出席,只好由其他校友专程前去搀扶他到会,这种精神就格外令人钦佩了。

        第三,相聚恨短。我们每月聚会,都安排在上午,能利用的时间,最多也就是半天工夫。这点时间总是嫌太短,因此每逢散会之后,常有不少校友三五成群,在马路上一边走,一边说,没完没了,走了一大段路仍不罢休;即使遇到风雨交加的天气,这种难分难解的场面也不会消失。

        南北分片、每月一次的茶叙,是中大上海校友会创建的集体活动,是校友们桑榆晚年的一大乐事。纵有缺憾,但大家都会乐而忘憾,感到幸福与自豪。

(中大机械系校友 苏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