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07日来源:浏览次数:59236

 

张荣国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0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4,在世界排名第88位,属缺水国家。我国水土资源分布很不均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耕地面积不到全国的40%,属富水区;而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耕地面积占45%,人口占36%,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12%,属缺水区。

        早在1953年毛主席视察黄河时曾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第一次提出了南水北调设想。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形成了南水北调的总体格局是: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本文简要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新研究成果。

一、中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中线工程的主要供水目标是京津及华北平原中西部地区以及130余座城镇的工业与生活用水,兼顾生态和农业用水。该地区供水范围约15.1万km2,人口1.1亿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10%以上,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当地水资源量极其短缺,人均和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均值的16%和14%。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发展,需水量急剧增长,而其上游来水量又急剧减少,导致平原地区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环境干化、城乡供水出现全面紧张状态,水荒频发,经济社会发展受水资源短缺的制约日益严重。因此,从京津华北平原严峻的缺水形势出发,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仅势在必行,而且非常紧迫。

二、中线工程受水区需调水量

        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和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原则,对京津华北平原受水区2010年及2030年两个规划水平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及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分析,2010水平年当保证率95%时的城市缺水量为78亿m3,2030水平年当保证率95%时的城市缺水量为128亿m3,因此规划中线工程毛调水量2010水平年为95亿m3,2030水平年为130亿m3。按上述水量配置,中线工程实施后,基本可满足受水区城市需水要求,将城市挤占了农业及生态用水归还于农业与生态。

三、中线一期工程布局

        为满足中线工程2010水平年调水95亿m3,经多方案论证,推荐中线一期工程建设方案是:按规划最终规模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及规划库区移民安置工程,建设输水总干渠及天津干渠,实施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

四、中线一期工程施工

        中线一期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石方总量12.41亿m3,砼及钢筋砼3163万m3,钢筋钢材176万t,消耗水泥1176万t,钢材182万t,木材22万m3。虽工程量十分浩大,但施工项目多,战线长,属常规施工技术,总工期6.5年,工程已于2003年12月开工,计划2010年全部完工。

五、工程建设征地及移民

        中线一期工程建设征地总面积125万亩,其中耕园地89万亩(永久征地51万亩,临时占用耕地38万亩),房屋拆迁892万m2,淹没及征地人口26.8万人,规划搬迁建房人口38.5万人。

六、工程投资

        中线一期工程静态总投资1368.6亿元(2004年3季度价格水平),其中水源工程为249亿元,输水工程为1024.6亿元,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为88.4亿元,文物、环保、土保为12.6亿元。

七、供水成本及水价

        中线一期工程的资金筹集按中央预算内拨款或中央国债占30%,南水北调基金占25%,银行贷款占45%,方案测算,平均水价为:河南省0.529元/m3,河北省1.241元/m3,北京市2.324元/m3,天津市2.358元/m3。贷款偿还年限为25年。

(编者注:本文作者为长江委设计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工,中大、南大、东大、河海武汉校友联合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