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黄君璧(1898-1991):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1948)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11560

黄君璧(1898-1991)
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37-1948)

  黄君璧,国画大师。原名允瑄,晚号君翁,1898年11月生,广东南海县西樵人。因其父黄仰荀喜爱画画,自幼受父薰陶,见纸即画,6岁入画塾读四书五经,不忘书画,十岁入意养轩,1912年14岁入书塾,并在家庭师习英文、数学。1914年考进广东公学,有幸深遇艺术界颇有成就的李瑶屏在公学执教,黄君璧得其薰陶与指教。1918年毕业后,任教于广州培正中学,并继续师从李瑶屏学习绘画,对国画的兴趣更为浓厚。1922年,广东省举行第一届美术展览,黄君璧提供作品参展,竟一举获得金牌奖。为求更上层楼他又进入楚庭美术院研究西画,遂与张大千在广州相识,结为知己。1927年,黄君璧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教师兼教务主任,1928年兼任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及江村师范学校美术教师。
  1937年应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之聘任该校艺术系国画教授,完成了《嘉陵八景》名画,并与徐悲鸿、张大千、张书旗、庞薰琴、谢稚柳、傅抱石等画家交往更密。1941年兼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及国画组主任,并被教育部聘为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全国美术展览会国画组审查委员。
  黄君璧提倡写实主义,以自然为师、以自然景物为写生对象,在执教中央大学11年间,培育了无数英才,创作无数作品留传于世。
  他在上海时期曾仿多幅古人名作,□谷上人《秋山觅句图》等20幅,集成一册出版,名为《黄君璧仿古画集》。他对收藏古字画兴趣很浓,从中吸取经验。他所藏真迹囊括唐宋元明清以至近代名家之妙品。1981年印成两册出版,名为《白云堂藏画》。
  1949年黄君壁赴台湾应聘担任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系主任,他接任后遵循"培养优良师资,研究高深学术"的宗旨,大力增加教学设置,加强师资队伍,使该系教学工作深入开展。同时,为弘扬中华文化和国画艺术,经常赴欧美各国讲学,举行画展,广得盛誉。1960年获巴西最高美术机构--巴西国家美术学院名誉院士称号;1968年8月,又获得美国圣若望大学的金质奖章;1975年韩国教育部长柳熙春赠送双龙戏珠大石砚给他,感谢他对促进中韩艺术交流所做出的贡献。韩国弘益大学还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黄君璧的国画造诣极深,蜚声中外,但他的义行善举更让世人称道。在越南为西贡华侨公立中正医院捐画筹募济贫医疗经费;在新加坡曾以南非写生巨制一帧,捐赠给李光前文物馆;他又代征现代名画精品20帧捐赠,另外又捐画展收入40%为文物馆的发展基金,令新加坡侨界感佩不已。1987年他做了一项"爱心计划"筹募基金,以艺术为孤老贫弱做热情捐助,此时他已89岁高龄。
  黄君璧一生刻苦勤奋,在国画艺术上更是刻苦创作,时时求变,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境界,在我国与徐悲鸿、溥心畲、张大千等艺术家齐名。同时,在美术教育上也树起了丰碑,开创了现代国画艺术教育的先河,桃李满天下。
  1991年9月28日~11月5日在台北的历史博物馆展出了"黄君璧九五回顾展",展出了95幅他在各个年代的画作,完整地展现了他长年的创作历程。可惜画展尚未闭幕,黄君璧却于1991年10月29日因肺炎逝世了。享年95岁。
  黄君璧一生热爱祖国,向往叶落归根,在他逝世后,家人遵照他生前的愿望,将骨灰运回广州家乡安葬。翌年2月25日到4月30日台湾的故宫博物馆为了纪念黄君璧举办了"黄君璧先生纪念展--捐赠文物暨其作品展"展出了他于1985年捐赠的珍藏古书画及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