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哲(1902-1986):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29~1941)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681
张钰哲(1902-1986) | |
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1929~1941)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张钰哲,著名天文学家,我国近代天文学的主要奠基人,1902年2月生,福建闽候人。1919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学堂高等科,1923年被选送美国深造。在美国,他学习过机械工程和建筑学,1925年他转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学习,1926年提前从芝加哥大学毕业,1927年在叶凯上天文台获得硕士学位,1928年他发现(1125)中华小行星。1929年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并启程回国。 张钰哲回国时,中国连一个天文台也没有。他先在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讲授天文学、天体力学和物理学等课程,同时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钰哲随校内迁重庆。 1941年只身从重庆到昆明,接任天文研究所所长,挑起了领导 全国天文事业的重任。1945年抗战胜利后,天文研究所迁回南京紫金山上,由于无法开展科研工作,1946年他再次前往美国考察和研究。 1948年3月,他费尽周折回到祖国,此时正值解放战争后期,中央研究院准备迁往台湾,张钰哲决心留下来,为新中国天文事业努力工作。 解放后,天文研究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张钰哲任台长。1949年12月,张钰哲带领几个年轻人首先开展了小行星照相定位观测;1954年他首次开展了小行星轨道测定摄动计算和轨道改进的计算研究工作。 1957年初,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前,他就发表了"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的专题论文,为我国人造卫星轨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965年,他亲自率领有关人员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和方案论证工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作出了贡献。1958年,开始从物理观测角度开展对小行星的光电测光工作,得到了一系列小行星的亮度变化曲线。 为了加快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他积极倡议和参加新的天文台(站)的筹建工作。如今在全国已建成的包括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陕西天文台等5个天文台,一个天文仪器厂和长春、广州、乌鲁木齐3个人卫站,都有他的心血和功绩,他还从紫金山天文台向这些新的台(站)输送了干部与技术骨干。1980年,为了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年近八旬的张钰哲,不辞辛劳亲赴青海高原实地考察,为我国第一架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站选址,现在新的仪器已经在青海德令哈工作几年了。 张钰哲一生勤于观测,半个多世纪来硕果累累,他和他领导的行星研究室陆续发现了新的小行星一千余颗,新慧星3颗。在新发现的小行星中,计算出轨道的有200多颗,其中79颗已获得国际编号,如今有40多颗分别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的姓名和我国省(市、自治区)名命名。 张钰哲在天文学科中得到的成就受到国内外天文界的赞誉,国际小行星中心于1978年,把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在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编号为(2051)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钰哲",以表彰他多年从事小行星研究作出的重要贡献。 鉴于张钰哲在天文事业上的杰出贡献,他1955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名誉台长,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和江苏省委员会委员等职。 张钰哲1986年7月21日病逝,享年84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