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高怡生(1910-1992):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34年毕业校友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16691

高怡生(1910-1992)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34年毕业校友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高怡生,著名药物化学家和天然有机化学家。1910年8月30日出生,江苏南京人。1930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34年,他在
  有机化学家庄长恭指导下完成"甾体化合物的定性分析研究"毕业论文,由庄长恭推荐他到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又在庄长恭指导下从事汉防己新生物碱防己诺林的结构研究,论文发表在德国《化学会志》。1940年他随庄长恭进入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继续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1940-1945年,他曾在上海信谊药厂任技师,在南京钟英中学和南京的中央大学讲授化学课程。抗战胜利,他回到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继续从事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1948年得到英国文化委员会资助,入牛津大学师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罗宾逊教授,进行精细有机合成研究。
  1950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研究员。并参加组建中科院药物研究所的工作,任副所长,1978-1984年任所长。他还兼任过上海市计划生育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中国药学会理事及上海分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上海药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名誉理事长,以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化学学报》、《药学学报》等专业期刊的编委。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
  高怡生在1950年回国之初,结合我国医药工业的实际需要,曾开展氯霉素合成新法及其类似物的研究和从柠檬酸合成异烟肼的工作,在药物所内开辟了设计与合成新药的药物化学领域。1958年后,转入肿瘤的化学治疗药物研究,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肿瘤药物的合成,一般离不开氮芥类化合物。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差、毒性大。他积极主张跳出氮芥圈子,另辟蹊径,他设计并指导青年研究人员合成了一系列植物生长激素类似物,其中,若干个化合物对肉瘤180和肉瘤57的抑制率达70%-80%。他还领导合成了不少天然抗肿瘤药物,如喜树碱、三尖杉酯碱等的类似物,其中,有些化合物的抑制肿瘤作用比原来的天然产物更强。在他领导下合成的2000余种化合物中,经过筛选和严格的药理试验以及临床验证,有七八种已被批准作为抗肿瘤新药,例如,甲氧芳芥等,有些至今仍在临床应用。
  高怡生认为从事天然产物的化学研究,不应仅限于分离结晶,推导结构,还应加上全合成这一环,以使整个研究工作形成一个整体。从50年代后期开始,他就积极提倡身体力行。在他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莲子心降低血压有效成分莲芯碱,驱虫中药使君子有效成分使君子氨酸和甘草有效成分甘草查耳酮等几个化合物从分离结晶、推导结构到全合成的系统工作。在70-80年代,他还指导完成了平喘有效成分□菜素、抗疟有效成分仙鹤草素、抗癌天然药物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等的全合成工作。他指导完成的"十二种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在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其后,他又开始了合成难度更高的美登木抗癌有效成分美登素的全合成工作。在1986年完成的这一工作198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高怡生从195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开始,辅助所长赵承嘏,对研究所的主攻方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作了较长远的规划,并一一付诸实施。
  从50年代起,高怡生为国家培养的一批大学生或研究生都已成长为领导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并通过他们培养了第三代青年科学家。他的严谨作风也代代相传,成为药物所的传统作风。
  半个多世纪以来,高怡生共发表论文70余篇,多次被国外有关专著转载、引用,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声誉。
  1992年5月30日,高怡生病逝上海,享年82岁。
  (谢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