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朱汇森(1910-):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1943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1448

朱汇森(1910-)
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1943年毕业校友

  朱汇森,台湾著名教育家,字仲蔚,1910年生,江苏南通人。因家贫,小学毕业就在米店当学徒,后瞒着父母报考了南通的江苏省立师范学校,一考即中,在二位小学老师资助下父母遂让他去上了学,从此也使他一生崇敬教职。
  1931年他从南通师范毕业后先当了一年的石港小学教师,又到南京当了一年记者,1933年夏任教于南京崔八巷小学,1934年通过了校长资格考试,奉命担任南京汉中路义务小学校长,1935年调任宫后山小学校长,1936年通过普考后又调到有24个班级规模大的小学当校长。
  1937年朱汇森入教育部战区教师服务团随国民党军队撤至重庆,担任人事组长,1938年3月调任教育部干事。
  1939年他报考中央大学,以第一名录取在师范学院教育系,一边靠奖学金,一边兼重庆市立中学教务主任以维持生计和学习,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他从未买过一本书,全在图书馆看书和借同学的书用废纸抄书。1943年7月终于如期毕业获学士学位后返回教育部任视导员。同年以第一名通过教育行政类高等考试。
  1943年又在中央政治学校接受了半年训练,1945年随教育部长陈立夫到中央组织部担任部长室专员,1948年升任文书科长,年底调到台北任台湾省教育厅秘书。
  1952年8月出任台湾省立台南师范学校校长。他从无架子,又深入学生,身教言教,几乎每个学生的名字他都能随时叫得出来。
  1958年8月朱汇森又调回台湾省教育厅任第四科科长,负责改师范学校为师专事宜,他选定台中师范学校为第一所改制的师专。1960年起他兼任台中师专校长,使该校校风日趋开朗,他每年给毕业生题字,常用"铁肩担教育,笑脸对儿童"这句话,来勉励学生热爱教职。
  1967年8月朱汇森被调入台湾教育部任社会教育司司长,1968年4月又调任主任秘书,11月再升任常务次长(即副部长),1969年7月调任台湾的编译馆编审,半年后改任台湾的行政院科技委员会科教组主任,1972年任台湾教育部政务次长。
  1978年6月出任台湾教育部长,到1984年5月整整当了6年,成为台湾历任教育部长中任期最长的一位主管。在他任内建立了资优中学生保送升学制度;开放了专科毕业生可以同等学力报考研究生;实施了全岛高考联考制度;延长了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筹办了空中大学(即电视广播大学);他大力辅导私立学校的健全发展,并将几个学院改制为大学,如台湾的中央大学、交通大学;他不辞辛劳地研订和修正了各项教育法规,使各校的硬体设备得到充实,软体得到发展。朱汇森在从台湾中央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到中大理学院到建成台湾中央大学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支持和努力。
  他秉性温厚,在对教育上的缺失问题有所改革时,他总是采取循序渐进,民主公正的态度,从不摆架子、打官腔或发脾气,他工作再忙也总坚持公文不过夜的原则,所以每天都工作到深夜。
  他自幼勤于笔记,长年来每天记日记,读书必记卡片,他的口袋里总是装着两个小本子,一是用以记录公事有关的法规、数字,供演讲和质询时查阅,一个报刊摘记和读书心得,随时记下好句勉励自己和别人。
  1984年部长卸任后,担任台湾的图书馆馆长,就以能专心研究和读书为乐,他认为只要有体力、有精神,应该退而不休,尽力为社会、为教育作贡献。
  1990年为他庆祝80寿诞时,他说"从1931年师范毕业至今50多年,从不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
  (黄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