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范从振(1911-1998):国立中央大学至南京工学院教授(1941-1998)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2003

范从振(1911-1998)
国立中央大学至南京工学院教授(1941-1998)

  范从振,著名锅炉专家。1911年生,河北省晋宁县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后,即被清华大学派赴英国巴拔柯克锅炉公司学习、工作,至1939年三年期满回国,担任中国工业事务所重庆机械工厂厂长。1941年到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任教授兼机械工厂厂长。解放后任南京大学机械系教授兼机械工厂厂长。1952年,任南京工学院动力系教授并先后历任副系主任、系主任、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家原电力工业部和劳动部顾问,江苏省政协委员等职务。他还曾任东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热能所名誉所长、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理事长、民盟东南大学总支部主委。
  范从振是我国著名的锅炉专家,50年代创始了我国新兴的锅内过程学科;80年代,又对我国"燃煤增压流化床燃烧"技术研究的开展,做了许多指引铺路工作。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全面的院系调整,南京工学院动力系及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随之建立,范从振作为系领导人及学术带头人,带领一批中青年人致力于学科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撰写专业教材,各项工作都卓有成效,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因而声誉日著。这一阶段也是范从振从事教学和科技工作的鼎盛期。他积极了解苏联的教学和科研情况,并向国内及时介绍。1955年,范从振翻译了苏联著名热工专家、苏联科学院院士斯特里科维奇所著《锅炉内部过程》一书,并在全国出版发行。1964年在他主持下,完成了我国大型再热机组再热汽温调节特性的科研课题,获得国内同行好评,并成为上海锅炉厂锅炉再热器设计的依据。60年代初,学校动力系承担了全国热能动力专业绝大部分教材的编写任务,其中《锅炉设备》教材由范从振、章臣樾和周强泰编写。范从振给予青年教师热情帮助和指导,并在较短时间高质量地完成了《锅炉设备》上、下册教材的编写任务,并于1961年出版。这本教材一直为全国同类专业采用。
  1980年,范从振作为著名的锅炉专家,仍积极在燃烧学等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当时也有一些同志为他的成败担心,他总是说,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干,搞科研总要冒风险,我不考虑个人得失,边学边干。198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我校正式成立了热能工程研究所,范从振担任了第一任所长。
  在热能所的研究方向上,范从振首先肯定了开展燃煤的方向,并表示,任何研究工作不可能在有了百分之百的把握后再开展,只要方向正确,技术有充分的论据,就应该上马。后经过反复讨论,结合热能所技术上的条件和优势,终于选定了"增压流化床燃烧(PFBC)"这一重大课题。从1981年,自PFBC列入国家"六五"攻关起到1990年PFBC实验室研究通过国家科委验收的十年中,范从振一直以学术指导人的身份参加这一研究工作,使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十多年来,由于有重大项目作为主干课题,热能工程学科有了较大发展,目前,已有一个"热能工程"博士点和三个硕士点,7位博士生导师和18位硕士生导师,并在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有了应有的学术地位。
  范从振作风平易近人,一贯倡导学术民主,在学术问题上提倡平等讨论,鼓励中青年教师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和观点,并热情支持他们的正确意见。几十年来,他为祖国的教育和电力工业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高级人才,桃李满天下。
  1986年,范从振退休后,仍十分关心热能所的发展,当"七五"PFBC实验装置完成长达500小时连续运行指标时,他也和大家一样分享着初战告捷的喜悦。
  1998年10月18日范从振病逝南京,享年8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