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东大校友科研伉俪喜获英国顶级科学奖

发布时间:2008年02月19日来源:浏览次数:128703

    东大校友科研伉俪王国裕和陆明莹夫妇,因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的开创性工作,喜获英国顶级科学奖之一——兰克奖。东南大学校友总会在此特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以下内容转自现代快报)

电子专家王国裕、陆明莹夫妇在领奖现场
 
  十几年前,数码相机被人们当成奢侈品,价格高得令人咋舌,如今,数码相机像手机一样普及。21世纪初,当诺基亚推出世界上第一部摄像手机时,让人眼前一亮。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要归功于图像传感器的一次革命。而这次革命的关键人物就是英国爱丁堡大学Peter Denyer教授和David Renshaw博士以及曾经在爱丁堡大学学习过的东南大学毕业生王国裕和陆明莹夫妇。
  2月4日,这四位科研人员获得了英国顶级科学奖之一——兰克奖,以表彰他们在CMOS图像传感器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英国奋斗]
 
  十多年前科研成果获奖
  “太意外了!”对于这次获奖,陆明莹的获奖感言竟是“意外”。2007年3月,陆明莹收到一封询问其是否愿意参加兰克奖评选的信,“这项科研成果是十多年前的事,我们自己都有点不太记得了。”夫妻俩觉得肯定有人恶作剧,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不久后,儿子无意中打开母亲很久没有登录的邮箱,发现邮箱里也有同样的一封信,并且有陆明莹昔日导师发来的信,问她是否收到参赛邀请信,此时,陆明莹才相信来信的可靠性。
  “又意外又激动。”陆明莹表示,为了这项科研成果,夫妻俩投入了无数的时间和心血,十多年过去了,终于得到认可,带来的惊喜太有冲击力了。
  试验就像在大海中挑水滴
  陆明莹告诉记者,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数码相机还是非常昂贵的,在她的记忆中当时要卖到几千美金。昂贵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数码相机的图像传感器(CCD)的造价昂贵。日本和欧美也迟迟无法解决这一难题。
  1987年,王国裕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加入了图像传感器的试验小组,两年之后,妻子也加入到这个团队中。陆明莹告诉记者,当时一共四个人,试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寻找新的图像传感器。
  当时,试验小组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能不能把普通的半导体集成电路(CMOS)运用到图像传感器中,这样不但成本下降三分之一,还可以大批量投入生产。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这个4人小组真的是黄金组合,4个人攻克不同的方向,试验一步步向前推进。1994年,当我们把做好的芯片插入机器中时,我们终于看到了彩色图像,试验成功了,经过7年的努力,我们真的做到了。当时我们小组的4个人都非常激动,大家互相拥抱。”回想起试验成功的那一刻,陆明莹的语气明显激动起来。
  这一项成果发明之后,无疑给数码相机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划时代转机。现在用手机拍照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而在20年前,却是科学界的一项难题。陆明莹告诉记者,早在10年前,我们就预言在10年后,数码相机的价格会由几千美金降到10美金左右。
  整整3年没见到儿子
  回忆起当年初到英国的艰辛,陆明莹还记忆犹新,“当时我们的孩子还只有5岁,但是为了事业,只好把孩子暂时放在奶奶家,我们夫妻俩只能把对孩子的思念放在心里,一头扎进科研中去。
  陆明莹说,刚来英国的头一年,我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当时我是自费公派来到英国学习的,生活来源仅仅依靠我先生微薄的奖学金,生活十分艰苦,只能一边打工一边做试验。陆明莹说:“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回国并不像现在这么容易,我整整有3年没有见到儿子。儿子身体还不太好,每次听到儿子又去医院挂水的消息,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最后电话中的陆明莹停顿了一下,淡淡说了一句:“一切都过去了,这几年我们的生活好起来了。”
 
[南京轨迹]
 
  凭着执着考上大学
  这对科研伉俪都是江苏籍,妻子陆明莹是南京人,丈夫王国裕是泰州人。1954年,陆明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亲陆钟祚是我国电真空器件专业创始人,受父亲的影响,陆明莹从小就对光电学有很浓厚的兴趣。她考初中当年,遇上文化大革命,不得不暂时放弃学业。两年后,在附近一所民办初中就读,“因此妹妹基础并不是很好。”陆明莹的姐姐陆明琪说。1970年,刚满16岁的陆明莹被分配至一个很小的民办工厂工作,这一干就是7年。
  “在恢复高考制度前,妹妹一直没有放弃过学习,“她半工半读,白天正常工作,利用晚上时间到夜校学习,很刻苦。”
  正是凭着这股执着的劲,1977年,陆明莹考上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
  遇到志同道合的另一半
  在大学校园里,陆明莹认识了她的另一半,曾是她同班同学的王国裕。
  回想起当年,年过半百的陆明莹在电话中打开了话匣子:“我们成绩都很好,在平时的相处中总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就这样,到了大三的时候,我们自然走到了一起。”在陆明莹的记忆中,他们基本没有花前月下,大多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大学毕业后,陆明莹考上了本校硕士研究生,而王国裕考上了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士毕业后,两人共结连理。1984年,他们有了爱的结晶。
  随后,陆明莹留校当老师,丈夫王国裕也回到了南京,和妻子在同一所大学任教。
  1987年底,南京工学院派遣王国裕至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
  姐姐:妹妹是个工作狂
  陆明琪记得,当年家中条件不是很好,妹妹画的图纸都很大,桌子都放不下,“她就趴在地上画,看得人心疼。”
  陆明琪说,妹妹不但事业上有成,还是个孝顺女儿,即使远在异国他乡,对父母的孝心从未耽搁,“出国这么多年来,她基本上每年起码回来两次探望父母。”
  如今,这对科研伉俪在重庆邮电大学任教,一年中一半时间留在英国,一半时间留在重庆,“她在重庆时,我晚上10点多给她打电话,这夫妻二人都还在办公。”
  
  ■关于兰克奖
  兰克奖并不为国人所熟知,但这个奖项却是世界上光电子科学和营养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据了解,在王国裕和陆明莹获奖之前,世界上获得此奖的华人非常少,只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湖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聂书明、“光纤之父”高锟、台湾的郑骅等屈指可数的几位科学家获得此奖项。
 
 
附:校友王国裕、陆明莹夫妇简介
 
王国裕
 
        王国裕,1954年5月25日出生于江苏泰州,1982年1月,毕业于东南大学,获学士学位;1984年5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获硕士学位;1993年8月,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电子系,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微/光电子系统集成研究室主任、北京科威傲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东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信息产业部集成电路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1987年至1991年,王国裕在英国参加了世界第一个单片CMOS摄像芯片的研究和开发,是芯片的主要设计者,有关创新被后来所有CMOS摄像芯片延用和不断更新至今。1993年申请国际专利“Solid state Image Device”。1990至1994年在英国共主持设计成功了8个摄像芯片。1991年3月“CMOS摄像头”获欧洲ASIC会议授予的“最佳电路奖”;1991年9月“芯片自动曝光控制技术”获欧洲集成电路年会授予的“最佳论文奖”;1992年9月“保安产品”获国际消防保安大会授予的“最佳发明奖”;1993年3月“单片CMOS摄像器件”获苏格兰政府授予的“苏格兰政府奖”。
        1994年,王国裕在英国泰唔士微电子公司任技术总经理。他非常关心国内微电子产业的发展,把与国内合作、发展中国的微电子设计产业作为主要业务。1995年任西安交大教授,并任西安开元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1997年6月任西安交大博士生导师。
        1995年至1999年,王国裕开发了国内第一个单片CMOS摄像芯片、国际上第一个高分辨率CMOS摄像芯片(40万像素)、国内第一个同时带有全电视信号输出和数字信号输出的单片CMOS摄像芯片、国内第一个单片CMOS彩色摄像芯片。并以单片CMOS摄像芯片为核心,开发出国内第一个微型摄像头、国内第一个电脑眼。以上芯片和应用产品,技术水平都曾居国际领先地位。
        1998年以来,在较强的ASIC设计能力的基础上,王国裕及时跟踪世界IC设计的最新发展,从事SOC(System On Chip)的研究和设计,并与产品开发紧密结合。
        2002年1月,王国裕任北京科威傲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现从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DAB整机及芯片开发。最近,开发成功KVA数码神眼,利用普通电话线网络进行图像传输,实现远距离的可视监控。系统芯片、算法以及硬软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家庭保安系统领域的空白。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正打入欧洲市场。
        由于在微电子方面的杰出成就,王国裕获得了众多荣誉,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8年1月,王国裕应国家外专局的邀请,参加“邀请部分有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出席的春节活动”,受到李岚清、钱其琛的亲切接见;1999年8月,被信息产业部聘为集成电路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2000年12月,被西安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陆明莹
 
         陆明莹,女,江苏南京人,1954年5月出生,2004年为重庆邮电大学从国外引进,任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84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半导体专业,获硕士学位。 89年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电子系微电子系统与电路专业学习,94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电子系微电子系统与电路专业,获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从事的单片CMOS摄像芯片方面开创性的工作,获得多项奖励和两项国际专利。特别是和同事四人荣获2008年度英国兰克奖(The Rank Prize)。这是面向世界的光电子和生命科学领域的顶级的科学奖。
        1994年起在英国HMSE公司(Hitachi 欧洲研发中心)工作, 从事数字无线通讯的数字基带芯片的研发,1997 年和1998 年两次获得Hitachi 公司全球技术发展年度银奖, 由高级工程师晋升为顾问级高工,又获得了两项国际专利。
        研究领域或方向:集成系统和电路设计,数字广播系统设计,数字多媒体广播基带芯片设计,DAB接收机的系统方案设计,DAB接收机低功耗模型的设计和算法的优化等。并且和产业界密切结合,已将研究成果产业化,将形成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的DAB/DMB芯片设计和接收机设计制造产业。
        科研工作:完成了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其中2项目课题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