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陈文禧(1916-1993):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1939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1259

陈文禧(1916-1993)
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1939年毕业校友

  陈文禧,机械制造专家。1916年6月11日生于广东省合浦县,193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系后留系任助教。1942年任重庆中央工业试验所机械实验厂工务课长。1945年抗战胜利,他去美国法老司插齿机厂实习,1946年考进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院攻读研究生,次年获硕士学位。
1947年回国,任南京中央工业试验所机械制造实验厂副厂长。1948年被派往上海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任专员兼工程师。处理日商纺织厂留下的设备技术问题。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几家机械厂合并为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陈文禧任总工程师及主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
陈文禧是我国纺纱机械制造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长期担任企业的生产技术领导工作,主持开发、设计制造了国内第一台细纱机及细纱机系列产品,为我国纺织机械走上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作出了成绩。在他担任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技术领导的16年间(1949-1965年),先后为我国生产制造了约400万锭的细纱机,使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形成了一整套集计划,生产、设计、工艺、设备、质检、供应、财务、管理于一体的大生产管理格局。1956年,该厂在全国纺织机械厂厂际竞赛中被评为全国红旗厂。
60年代是国际纺织业突飞猛进,进入化学纤维大发展的新时期。他与科技人员对纺丝机的卷装,加热装置,喷丝设备进行设计制造,终于完成VC402型合成纤维纺丝机研制工作。VC402纺丝机的成功,开创了我国合成纤维纺丝机械制造的新领域,并为我国纺机企业在改革开放以后与国际著名企业的技术合作,奠定了基础。
他在全国纺织机械行业建立了第一个不锈钢焊接实验室,在精密加工和不锈钢焊接等机械制造工艺方面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其中不锈钢薄板焊接技术,当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采用不锈钢材料制造染色机的生产,填补了我国对这类机械设备制造的空白。
1965年陈文禧调任上海纺织机械研究所顾问,陈文禧不仅为机械制造大批量生产提供宝贵经验,还为纺织机械发展不遗余力。"文革"中陈文禧遭受不应有的待遇。1979年落实政策,上海市纺织机械研究所经上级批准恢复重建,他复任顾问。长期来在办所方向上,陈文禧认为科研应与生产相结合,科研所的科研成果应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他的提议下,上海纺织机械研究所于1980年就将Z304型经编机技术转让给安徽一军工厂生产,打开了产品软件技术的市场销路,并使研究所因此获利20万元。
在科研方向上,陈文禧仔细分析纺织品的发展趋势,积极主张研制和发展非织造布设备,以填补全国纺机行业的空白。经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上海纺织机械研究所终于研制成功热熔法絮片生产线,浸浆法薄型非织造布生产联合机、热轧法非织造布生产线等,推动了我国非织布生产的发展,这些项目也先后荣获上海市、上海市纺织局科技成果奖。
因健康原因,陈文禧于1986年退休。尽管他身患癌症,但他一直关注着我国纺机事业的发展,当他听说上海第二纺织机械厂在争取成为全国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四家试点单位之一时,就一起参与论证;当他听说铸工车间需要改造时,他主动请来铸工技术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高级工程师帮助指导,使改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1990年陈文禧由上海市评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1993年2月4日,病逝于上海。"春蚕到死丝方尽"。陈文禧把自己毕生精力贡献给了我国的纺织机事业。 (吴烈强 黄人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