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许靖华(1929-):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48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11370

许靖华(1929-)
 
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48年毕业校友

  许靖华,世界著名地质学家,现任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教授。1929年生,江苏南京人。1944年考入中央大学,1948年毕业,并以优等生资格获政府奖学金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后即到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深造,1954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53年起许靖华进入美国壳牌石油公司的十年中,他进行了大量地质调查和研究,加深了对地质与物理学及化学等学科紧密关系的理解,并为他日后在地球科学领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1968年,他在深海钻探计划第三次航程的实践和事实中,成了一名坚定的板块构造理论拥护者,并一直致力于辛勤的探索工作。地质学是一门全球性的综合科学,面对千姿百态的地质现象,其各种解释都会面临着复杂的挑战。许靖华是一位敢于向科学殿堂中的崇拜对象发动挑战,敢于抛弃与事实证据不符的错误和腐见的为数不多的学者。这种挑战,是促使科学本身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60年代,许靖华在加州用混杂岩的概念重新解释复杂而散乱的弗兰西斯科建造,掀起论战。在阿尔卑斯复理石研究中,他的理论又引起论争。他发现哈伯特和罗贝的推覆构造的经曲论文忽略内聚强度的错误,使他脱离了他多年信奉的垂直隆起是水平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在苏黎世湖泊的第四系研究中,他阐明运用事件地层学来分析古气候和湖泊沉积的定时的效用。在第13次深海钻探地中海航程中,根据地中海底广泛分布的蒸发岩,他提出地中海在晚中新世是沙漠。近年在华南大地构造等问题上,他又一次卷入论战的风暴中。他对达尔文以论文"达尔文在地质学中的三大错误"的挑战引发了巨大反响。论战的最终结果,证明了许靖华观点的正确。
许靖华于1975年出任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部主任,继而担任该校地质研究所所长。他著述甚丰,其研究成果举世瞩目。先后被《沉积岩石学》杂志,《沉积学报》、《地理物理研究》、《地球物理研究通讯》、《海洋地球物理学研究》等7家世界级权威学术刊物聘为主编或编委。1969~1990年,他先后参加或组织了14个大型国际科学合作研究项目并任重要职务。1971-1989年,先后以高级研究员、教授的身份应邀赴美国、东欧、加拿大、英国和回到中国讲学。1971-1991年,许靖华作为计划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国际科学舞台上为人类进行社会服务和无私奉献。1971年起连续15年担任国际沉积学家协会常务委员,并于1978~1982年担任该协会主席。多年来,他一直是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海洋地质学、沉积学和全球变化等委员会的成员。并先后任1973年召开的第一届欧洲地球物理协会代表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1983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古海洋学大会主席。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地质科学和全球变化计划可行性研究委员会主席。
几十年来,许靖华在科学攀登的同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国际上的社会服务活动中,尤其重视对年轻一代科学人才的支持和培养,他特别注意留心和选拔具有冲击力,具有创新精神的博士生,并把他们推向科学前沿和国际舞台。他培养和指导的年轻人中,Schmid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岩石变形专家,Kerry keles已在瑞士湖泊研究中取得巨大成功。Judieh Mckenzie成了著名的女地球化学家。Helmut Weissert、Daniel Muller、Gregor Eberli现在是著名的古海洋学家。他的学生遍布欧美各国,活跃在地球科学前沿和全球各地。
许靖华的杰出成就为他带来了巨大荣誉,1971年获Guggenheim基金会高级研究奖,他还是伊莉莎白二世女王高级研究员1981)。美国地质学会名誉委员(1979),经济古生物学家和矿物学家协会名誉会员(1982),中国科学院名誉教授(1985),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86),第三世界科学院协理高级研究员(1986),地中海科学院院士(1988),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