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高文旭(1926-):国立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50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497

高文旭(1926-)
国立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50年毕业校友

  高文旭,1926年1月生,湖北武汉人。1950年毕业于国立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动力专业后。主要在六机部重点大型企业408厂从事科技工作36年,历任中国第一代海军潜艇主机主任设计师、设计科长、工艺科长、科研所长、主管产品科研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其间,曾任建厂生产准备室副主任生产厂长兼主任,企业管理整顿室主任;也曾抽调到六机部,代表部参加周恩来总理批示的国家科技攻关。1986年,调到交通部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现已并入东南大学),任机械系主任4年,在该校开创了厂校联合办学的教改先例。
他在科技方面,按工作需要,理论结合实践,借鉴国外科技经验,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发展之道,有许多一专多能的科技成果:
(1)主持设计研制成功发动机15种机型,为军用舰艇、海运河运船舶、铁道机车、发电站提供了现代动力设备,其中:引进技术国产化设计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海军潜艇主机等6种机型,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行设计研制成功9种机型,第二代海军潜艇主机等2种机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代表六机部参加周总理批示的国家科技攻关,由六机部牵头,部长挂帅,组织国家有关部、所、厂联合科技攻关,自立更生设计生产解决了国家急需的关键设备。
(3)筹建国家重点大型企业408厂(苏援建156项重点之一),主持规划、组织、协调建厂全面错综复杂的生产技术物质准备工作,逐步配套进展;随后,主持产品生产调试验证,反复调试验证各项生产技术及其物质装备,达到设计质和量的要求,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完成产品国产化设计定型、建厂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国家验收投产。
(4)解放初期,主持国家中型企业武汉动力机厂的建厂技术设计,进行了铸造车间、锻造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试验车间、以及辅助部门和全厂总体技术设计,建成后顺利正常生产。
(5)"文革"后期,主持规划、组织408厂企业管理整顿,按企业科技生产内在联系及其正常运行规律,总结原有企业管理正反实践经验,调整了管理体制,建立了规章制度,促进了科技生产发展。
(6)出国专业实习和现代管理考察,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运用,有效促进科技任务完成。
总之,主持的全部设计研制、科技攻关、企业建设,都经实践考验鉴定使用,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1项,其中国家重要科技成果7项,获科技进步奖国家级一等奖、部级一等奖和三等奖。
他在教改方面认为:科教兴国必须使我国教育从"重理论、轻实践、鄙薄技术"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必须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科学和技术的辩证关系,切实解决我国教育脱离实践、科研脱离生产、科教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认为这是改革当务之急、治国之本。1986年调到高校后,总结自身学和用的科技实践,借鉴国外教育有效促进科技生产发展之长,开创了厂校联合办学教改先例。按国营南京476厂专业人才需要,国家统考招生,在该厂结合实际开班试点,探索产、学、研结合教改新路。1989年试点班毕业学生得到好评,当时在总结试点基础上,有教改著作:"我国高等工专教改探讨(兼论厂校联合办初中毕业五年制高专的优越性)",主导思想是坚持实践出真知,按照对立统一普遍法则,理论和实践、科学和技术辩证统一,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辩证统一,培养理论基础广博、专业面大、一专多能、有科技实力、德才兼备的实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科教兴国奠定科技生产力的可靠基础。这篇10年前的教改著作,1999年经世界学术文库等部门分别评审,因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推广价值,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而发表于《世界学术文库(华人卷)》第一集,《中国专家论文选》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