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王国金(1923-):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1947年毕业校友 1989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16409

王国金(1923-)
 
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1947年毕业校友  1989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王国金,1923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194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1947年毕业获工学士学位。现任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康乃尔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王国金大学毕业后先在上海的中央造船公司工作,1948年调到基隆的台湾造船公司,连续在该公司工作的12年间,他担任了各种工程和管理的职务,成为提升该公司造船能力的关键人物之一,从建造350吨渔轮发展到建造35000吨油轮。
1960年,他为了到美国读研究生,先到纽约联合容器公司工作一年,1961年进入威斯康辛大学,1962年获硕士学位。后在华克尔制造公司担任项目工程师,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运用数控弯管机制造汽车排气管的人,也是在大批生产弯管中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的先驱者。
1966年他再次回到威斯康辛大学学习,1968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两年,开出了"数控导论"和"制造过程分析"两门新课。
1970年起王国金在康乃尔大学任教,在此后的30年中他致力于在康乃尔大学建立独特规范的制造工程计划,他成功地鼓励其他专业的同事与他合作,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计划,共同解释工程问题。他同时还成为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间的桥梁。他使大学的研究成果很快地在工业界得到应用。在康乃尔,他的教学和科研的兴趣是广泛而深入的,包括各种制造方法、数控、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以及聚合物加工。
他最著名而被世界广泛承认的研究成果是塑料的注塑模。康乃尔注入塑模计划(Cornell Injection Molding Program,CIMP)在他的领导下从1974年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当时由于汽车需减少重量和降低成本,希望采用工程塑料,然而注塑过程的控制是非常复杂的。他们从材料特性和模型到数学模拟动态过程都进行了深入地研究,CIMP的工作逐渐形成了广泛使用的商业软件C-MOLD。而CIMP已被公认为这个领域的世界领袖,它的成功已经被美国政府基金组织作为大学的研究技术成果转到工业实践的一个重要模式。
王国金与他的学生和研究人员还发明了一种新的半固态金属的流变模加工,它获得美国专利并授权在台湾的一个组织商业化。王国金的另一个成就是摩擦焊接,这是一种对金属的固态焊接加工。
王国金从工业界转到教育界后,先后已发表了200多篇论文,100多篇详尽的技术报告和若干著作中的章节,并已获得6个美国的发明专利,其中:2个专利是材料特性测量仪器和裂缝模流变计(Mold SlitDie Rheometer);2个专利是在流变模方向的,一个授权许可协议已在康乃尔研究基金与台湾工业研究院间签订;另2个专利是有关倒装片电路封装技术的一种新设想,此一新发明将提高速率几个量级,解决倒装片技术中减少成本的一个瓶颈问题。
王国金被选为美国制造工程协会(ASME)的终生会士,制造工程协会(SME)的会士并曾任该协会教育基金研究委员会主席六年。
1989年王国金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对他的评价是"他杰出的交叉学科研究、教学和著作贡献于加工技术的广泛领域,使全世界的制造工业受益"。
(何立权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