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英(1923-):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1947年毕业校友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448
尹文英(1923-) | |
国立中央大学生物系1947年毕业校友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尹文英,女,著名昆虫学家。1923年10月18日生,河北北乡人。 尹文英1947年在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任助理员。 1950年起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昆虫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她还是中国昆虫学会会员、美国纽约科学院会员、英国皇家昆虫学会会员。 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 早在60年代初,尹文英就开始从事鱼类寄生虫和鱼病防治研究。她在浙江菱湖养鱼区进行实验研究后,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池塘养鱼防病措施,该措施一直成为我国淡水养鱼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 在鱼病治疗方面,她对10多种流行广、危害大的鱼病先后找出了有一定疗效的药物和措施,在全国推广使用,基本上控制了淡水养鱼业中鱼病严重危害现象。同时在工作中注意积累病理学和其它基础研究数据与资料,为建立我国鱼病学奠定了基础,他先后共发表有关论文20余篇,并先后获得过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科研奖。 从1962年起,尹文英先后进行了昆虫血液生理、微生物防治害虫、原尾目系统分类和土壤动物区系等多项研究工作,尤其在原尾虫系统分类方面作出了优异成绩,先后报道了原尾虫144种,其中有121个新种,16个新属,并建立了4个新科。还先后发表原尾虫的分类、区系、生态、超微形态、胚后发育和精子超微结构等方面的论文70余篇,为我国原尾虫研究走在世界前沿作出了贡献。 1965年,尹文英在上海市佘山地区发现了形态独特的红华蚖,并据此建立了华蚖科。这一发现被认为是自1907年首次发现原尾虫以来的一件大事。其后,尹文英又相继发现了旭蚖、沪蚖、中国蚖、多腺蚖等10多个新属,为研究原尾目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找到了新的证据。 在研究有气管系统的古蚖和华蚖的胚后发育时,她提出了原尾虫系统发生新见解:无气管系统的蚖目种类是较原始的,而有气管系统的古蚖和华蚖则是较为特化的类群。 据此,她将世界上已知属种重新建立为2亚目、8科和17亚科的新分类体系。由她提出的原尾目系统发生的新概念和新的分类系统,现已被国际有关学者接受和广泛采用。该成果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80年代初,尹文英为在我国开创土壤动物学的研究而奔走联系。 1987年联合院内外6个单位和20多位专家学者,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亚热带森林土壤动物区系及其在森林生态平衡中的作用"。该项目现已完成,并于1991年初写成我国第一本系统地论述土壤动物的专著《中国亚热带土壤动物研究》一书。 尹文英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她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6篇,她的学术成果引起了国际出版界的关注,1989年《昆虫学年鉴》编辑部来函向她邀稿,这是我国大陆学者首次应邀为该年鉴撰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