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新(1923-1996):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45年毕业校友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1375
程志新(1923-1996) | |
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45年毕业校友 |
程志新,台湾著名企业家,1923年10月10日生,江苏无锡人,1941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化工系,1945年以最优成绩毕业。1946年进入甘肃玉门油矿工作,1948年调到台湾高雄炼油厂,他精力过人,勇毅负责,积极进取的精神,深获公司金开英、胡新南、董世芬、李达海等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赏识,调他到中国石油公司台湾营业总处,又到总公司业务处负责公司原油运输、供应、管理工作,为石油公司在各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3年程志新退休后,以其多年的丰富经验与长才,于1974年创办了能源航运公司,为世界各大石油公司承运原油、成品油、液化石油气及其它各种能源,并参与海上油田储存及计量业务。公司曾拥有超大型原油船,一般原油船、液化石油气船、油品船10数艘,是台湾仅有的高水准专业油输公司。1983年他率先引进液化石油气船,1990年又引进最新式的防污染、高安全、全自动的油品船,为台湾的石油运输作出重大贡献。公司于1991年获台湾交通部船舶运送扩建船队绩优奖、船舶运送营运绩优奖。他还兼任台湾中国验船中心董事,美国验船协会会员与台湾技术委员,台北市轮船商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 程志新在1957年参加台湾的青年商会,1962年当选高雄市青年商会分会长,1963年当选为台湾青年商会总会会长后,创办了"十大杰出青年"选拨,目的是要发掘青年人的真正杰出成就,以青年人真实的刻苦奋斗,来担当更大的责任,以促进社会的新陈代谢。 十杰选拔到1995年共32届,选出林洋港、连战、钱复、吴敦义、许永德、翟宗泉、丘宏达、赵守博、沈君山、简又新、施振荣、陈维昭、连倚南等320位。1971年程志新加入台北北区扶输社,20多年来总是热心奉献,出钱出力,对促进国际间的友谊与了解,贡献颇多。1980年他任社长,为配合1980国际残障年,主办了选拔全岛杰出伤残楷模活动,开创了奖励伤残同胞自立自强的风气。 程志新1964年加入仁社,1974年任社长,结合美、日、香港的仁社,成立了国际仁社,任首届理事,办理国内外多项公益活动。他早年参加石油学会,至1993年元旦膺选石油学会第二十一届理事长后,即于4日飞访美国石油学会与正副理事长,交换会务意见,并数度拜访世界石油会议秘书长,为发展学会作出不少贡献。1994年12月10日在国际石油学会的年会上获第六届"石油事业奖座",这是学会的最高荣誉奖。 程志新于1990年捐资100万美元支持家乡办学,在江南大学内兴建冠其父名的"文浩科学馆"。1987年海峡两岸开放初次交往,程志新与邹祖邀约1940-1945级南京中央大学同学,组团回母校访问。1990年老同学们倡议在母校南大建造一座"知行楼",公推程志新与邹祖负责主持,为这件事他曾到大陆多次,海外校友都同声响应,群起赞助,1991年5月动土兴工,1993年6月落成。程志新本应前往主持10月举行的盛大落成典礼,可惜天不从人愿,竟在他行前几天,突感不适,经检查为胃癌,并须立即开刀而不能前往,但是他有一篇充满感情的谈话,"今天所完成的不仅是一幢美丽的建筑,而是埋藏在同学们心底很多年的一个心愿,这个心愿在南大91年和中国数千年历史的长河里,可能微不足道,但在我们40-45级同学的一生中,却是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因为我们曾经在南京沦陷的时候,在这里读书渡过困难,经过奋斗,直到胜利的来临。现在我们年老了,回来了,我们要留下一些痕迹,纪念过去,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回馈母校,回馈国家,这就是我的心愿"。1994年秋,程志新身体稍有好转,立即到母校以了心愿。受到学校校长以及老友百余人的热情欢迎。为他祈福。 1996年4月2日程志新病逝台北。 (王成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