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戴金吾(1923-):南京铁道医学院党政领导(1972-1985)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4日来源:浏览次数:974

戴金吾(1923-)
南京铁道医学院党政领导(1972-1985)

  戴金吾,1923年3月出生,江苏省阜宁县人。原南京铁道医学院党委书记,1985年离休。
戴金吾于1942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在江苏射阳县老一区任文书,不久参加盐阜区行政学院学习,后又进入盐阜师范学习,1945年6月毕业后回到射阳县陈洋区,任文教区员、民政区员、土改工作队组长等职。
1947年10月他参加了淮南地区的恢复工作,先被编入华中党校淮南队学习,至1948年3月被派往淮南,即现在的盱眙县旧铺区、天高县北湖等游击区任区员、宣传科副科长等,从事游击活动。1948年12月任炳辉县(今天长县)铜城区副区长。1949年2月调到高邮县,任闵塔区、官垛区区长,临泽区代理区委书记,高邮县政府司法科长、文教科长,土改工作队队长。1949年他还带领民工参加渡江战役。1951年5月调任泰州专区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1954年5月戴金吾调至江苏省教育厅工作,协助做留苏学生的甄审工作,8月进入省委党校学习。1955年4月学习结束后留校任党史教研室教员。1956年2月-8月到中央党校党史专修班学习。结业后仍回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任教员、副主任。他撰写了"以党的历史为线索-学习毛泽东著作的一些体会",载于《江海学刊》1964年9月号。在省委党校工作期间,戴金吾于1960年曾到南京市十月公社任党委副书记8个月;1964年到1966年,先后两次去铜山县和新沂县,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任分团教导员。
1968年9月离开省党校至1972年10月,戴金吾历任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教卫组组员,江苏省文教局中小学组组长兼教材编写组负责人。
1972年11月戴金吾奉调南京铁道医学院,至1985年离休前,他在该院历任院革委会副主任、副院长、院党委副书记、代理书记、书记。他是第六届省人大代表,省第七次党代大会代表。
在南铁医工作期间,戴金吾一直分管学习、宣传、纪委(1983年兼纪委书记)、武装保卫、团委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年级工作等。在武装、团委、学生宿舍管理方面,多次受到铁道部和省教工委的表彰。1985年《东海民兵》记者作了专门报道,"年年坚持学生军训的奥秘-访南京铁道医学院党委书记戴金吾",载《东海民兵》1985年第2期。
在南京铁道医学院工作期间,他撰写了10多篇文章,均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主要有:(1)"思想政治工作四诀"(新华日报1981年4月25日);(2)"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新华日报1981年8月19日,后被收入于1999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文献丛书《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科教文卫体制改革卷)》;(3)"教书必须育人"(载江苏高教1985年第4期);(4)"发挥教师作用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新华日报1985年6月19日);(5)"关于高校校风建设的几个问题"(江苏高教1985年第5期)。
1992年初南京铁道医学院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戴金吾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1996-2000年因身体原因,改任顾问。在此期间,撰写了"对拾遗补缺的认识和实践"一文,在1993年省关工委召开的理论研讨会上交流,获得与会者好评,并编入省关工委出版的《关心下一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同年9月《当代老同志》杂志,将其中第一部分,以"拾遗补缺是高校关工委工作的重要原则"为题,刊登在该杂志的第3期上。学院关工委的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先进单位,戴金吾本人也于1999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和先进个人铜质奖牌。
(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