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方光焘(1898~1964):国立中央大学和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1964)

发布时间:2008年03月05日来源:浏览次数:15145

方光焘(1898~1964)
 
国立中央大学和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1964)

   中国语言学的宗师方光焘,字曙先,1898年8月21日出生,浙江衢州人。1916年到上海考入留美预备学校,1918年又考取公费留日,1919年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专习英语和语言学。1924年毕业回国,历任上海大学、立达学园中文专修科、上海劳动大学的教授。1929年到法国留学,入里昂大学专攻一般语言学和语法理论,对德•李德尔和房德里昂斯等人的语言理论尤感兴趣。1931年回国在上海大学、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任教,主要讲授“语言学”,着力介绍国外语言学理论,并潜心于把这些理论用于汉语分析的探讨,成为中国语法学的革新者。在1935~1947年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主讲“语言学”、“文艺学”、“文学概论”;1938~1942年在由陈望道发起的文法革新论争中,方光焘是一员革新主将,先后发表了“体系与方法”等6篇论文,强调方法的重要性和语言的体系性,提出了广义形态学说,他是最早把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介绍到中国并初步运用于分析汉语实际的学者之一。
    1947年秋,他先到中山大学任教,是年冬,来到中央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方光焘任中文系主任,直到1964年连续执教17年,先后开设过“一般语言学”、“语言学概论”、“语法学”、“语法理论”、“中国语法”、“语义学”等许多门课程,为学校的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倾注了其后半生的全部精力。该系在他到来之前,已荟萃了多位著名语言文学方面的教授,但在治学理念上,大多取向国学传统,与北大相比较为稳健。他主系后,大力推进学科建设,使之焕然一新,成为中文系发展更上的一个里程碑。
   方光焘是中国新文学的创造者之一,早在1921年他在日本与郭德表、郁达夫等同为创造社成员,在其刊物上发表过小说和多篇论文。他在任教期间还讲授过文学概论、现代散文、现代文学名著选、鲁迅研究、世界文学史等课程,著有《文学入门》,并发表过十多篇相关论文和译作。
   方光焘是民族、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在留日期间就研究马列主义和苏联革命。1931年四国就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在安徽大学时曾公开演讲,批判封建文学,介绍鲁迅反帝反封建之新文学;1937年在暨南大学讲课时,因介绍历史唯物论的文艺理论而深遭校方责难。抗战时期,在郑振铎、王任叔等人领导下参加各种讲演会、讲习班、读书会,宣传抗日,支持进步学生的革命活动。1946年还与学生协力将破坏民主之特务驱逐出暨南大学,并因与校长发生冲突而愤然离职。1947年在中大参加“大学教授联谊会”支援学生五二○运动,并发表反对非法逮捕学生的宣言,因此收到过特务机关寄来的子弹。在中大迁台之议时,他严正声明决不去台。
   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极高的热情参加了许多工作,他为人正直坦率,极富正义感,原则性很强,在师生中具有很高威望,1956的3月13日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对学术问题一丝不茍,尊重科学,成为语言与言语问题讨论的发难者和组织者。1956年他作了“汉语词类研究与几个根本问题”的报告,认为意义部与形态部结合的结构、构造叫形态,这种广义形态应该是划分词类的唯一标准。1959年在《南京大学论坛》上针对高名凯的“言语有阶级性”的论断,与施文涛合写发表了“言语有阶级性吗?”一文,作出了言语没有阶级性的大胆论断。在历时长达四年之久的争论中,他连续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加以阐明。这在当时鼓吹“什么阶级说什么话”的特殊时代是需要高超的胆识与极大的勇气的,确实难能可贵。
   令人心痛的是他终因常年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于1964的7月2日因病逝世,享年仅66岁。                   (鲍明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