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耄耋又聚谢母校互道珍重约再见----原发配电五五级联谊侧记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30日来源:浏览次数:741

  2005年十一月,秋高气爽,风和日丽。七日至十二日原发配电五五级同学并偕眷四十余人为纪念毕业五十周年,又一次相聚在江苏苏州。这个班级先后曾在南京、九华山、大连等地联谊,这已是第六次了。如今,同学中去世的有十二位,最年轻的也已年逾七旬,大家都深知再聚之不易,包括远在北方哈尔滨、长春;南方厦门、南昌的同学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苏州的同学夏炽宇、马文祥为张罗这一盛举,不辞辛劳,妥善安排食宿和交通,甚至对游览的路线、景点都事先进行了实地勘察和调研;整个活动安排细致周到,安全合适,参与联谊的同学莫不交口称赞,深表谢意。
  苏州,这个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集中了江南园林的精华,无处不景,近年来新辟的工业园区和高新开发区,更焕发了她青春的气息。组织者考虑到这支队伍实属年迈,安排活动时注意不登山、不涉水,张弛结合,游览了木渎、同里、东山、拙政园、金鸡湖畔的湖滨公园等,更加体会到苏州的文化底蕴之博大精深。
  在百年老店水天堂茶室里,与会者共聚一堂,联谊座谈,席间谈笑风生,兴味盎然。同学们回顾了五十年来的经历,心情十分激动。谈话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甚广,现择要如下:
  一、我们班同学是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四年制本科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工作在祖国的电力部门,不少同学由于工作出色都担任了重要的技术职务,其中有:工程院院士;大区的电力局、设计研究院、试验研究所领导;省级电力局、送变电公司领导;部属大研究所以及高等学校的领导。有1/3的同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名同学获得了国家级、部省级的各种嘉奖,为祖国的电力工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概括说来我们班同学的表现无愧于共产党的教育,无愧于母校的培养。
  二、我们取得一些成绩,全归功于院系领导和老师的栽培。
  1.1952年汪海粟院长对我们作的第一个形势任务报告,就指明我们是建设祖国未来的工程师,能参加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艰巨又光荣。在党的谆谆教导下,毕业时百分之百服从分配。虽然我班同学全系南方人,但绝大部分同学都争赴当时的大工业基地———东北去工作,不少同学一辈子扎根异乡。
  2.传业老师严谨的教学,给我们一生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座谈中我们深深怀念已辞世的汪院长、吴大榕、严一士、闵华、张宝洪、陈珩等老师。同时祝愿王能斌、徐南荣、赵家璧、史世文、沈其工、杨思文、汪孟乐等老师健康长寿、家庭幸福。
  三、大家表示我们虽已退休(除少数几位还在发挥余热),但仍应为建设祖国的和谐社会而努力。
  五天转瞬过去,在互道珍重声中告别,约定2010年我们毕业五十五周年时再聚会。
  (朱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