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一幅中国画 情系六十载----谨以此文悼念一百零三岁老校友董德鉴校长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30日来源:浏览次数:1138

  在百岁老校友,前中大附中校长董德鉴老人的卧室里,有一对单人沙发,这是老人休息和会友的地方,在沙发中间的茶几上方,悬挂着一幅已经发黄变色的中国画条幅。这幅画已伴随着老人60余载岁月,可见老人对它的珍爱。赠画的作者是现已88岁的中央大学艺术系老校友、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谭勇教授。
  这幅中国画,一片暮秋景色。一株老树,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树干斑驳皴裂,树桠上孳生出丛丛杂乱的枝杈。树下一位川北妇人,头扎白汗巾,手持竹耙,背着大半篓枯叶,蹒跚而归。树梢上的天际,还有几只寒雁,不知飞向何方。真乃一片萧索凄凉景色。由于画家具有娴熟的笔墨技法和深厚的美学底蕴,所以将画面表现得笔墨流畅,情景交融,十分完美。作者用淡墨泼洒,用粗放的笔触表现树干的苍老;用浓墨和中锋勾勒树桠上的枝杈,像在寒风中挣扎。那树下的老妇,画家用工细的笔法勾勒敷染,表现出老妇人拖着病弱饥寒的身躯,靠收集枯叶残枝生火做饭,在暮色中艰难地行走着。画中的人物不大,却形态准确生动,十分感人。这是画家对四川人民贫困生活的写照;也是对抗战时期后方人民凄风苦雨岁月的记录。它当然引起董老的共鸣和珍爱。
  我是在2002年1月16日见到这幅画的。那天,我随中大北京校友会的王竹琴学长和中大附中校友会的萧穆、章嘉民、孙全洁等校友,前去祝贺董老百岁华诞。在董老的起居室交谈时,谈到了当时中大艺术系青年教师谭勇到附中兼课的情景。董老就介绍了挂在墙上的这幅画。他说这幅画是谭勇送给他的。画中的那棵老树就生长在去附中的路上转角处,一个坡坡上。画中的老妇确有其人。谭老师是对她写生后创作的,十分准确。从董老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他对老友和往事的眷恋。
  同年的5月,我去南京参加江苏十校同贺百年校庆活动时,见到了谭勇老师。我向他介绍了董校长的近况和他赠送给董老的中国画。谭老师思索了很久,还看了我为他勾画的大致的构图,他也想不起了。可见是年代太久远,已经淡忘了。临别时,他嘱咐我有机会时把那幅画拍个照片寄给他。让他能重睹旧作,回忆往事。回京后,听说董老家正在忙于搬迁新居,就拖延下来了。
  2004年9月下旬,得知谭勇老师即将来京度假、访友的消息。我便通知了董校长的女儿董陶,并提出去他家看望董老和翻拍谭老师的赠画。9月25日,我来到了他们的新居,见到了已经是102岁高龄的董老。他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只是行走不便,需人搀扶。在问候和交谈之后,老人非常愉快。董陶介绍说她父亲还在看书写字。近日还就谭老师的中国画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后非常惊喜!在老人的引领下,来到了他的卧室。董陶在老人的书桌上,打开了一个笔记本,找出了《七古 题谭勇画》的诗作。我们诵读后,由董陶抄录了下来。还请老人在抄件上签了名。这是多么珍贵的诗篇,多么珍贵的签名!董老的诗作如下:
七古 题谭勇画
槐叶满筐作火柴,
每晨扫叶按时来。
四川老妇谈艰苦,
回忆当时慨满怀。

  注:下午因赏谭勇画而作。那时我在中央大学任教,并兼附中沙校的校长,谭勇是大学讲师。
2004·9·10

  9月28日,谭勇老师抵京。附中的校友们举行了欢迎聚会。在会上,我把翻拍的照片和董老的诗作一并交给了谭勇老师。他看了后十分惊喜,十分感慨,连连点头,沉思。我想他一定思绪万千,尽在不言中了。在座的校友们也纷纷传看了。都十分赞赏二位老人的作品和他们的友谊。这个传奇般的经历,让大家感叹不已。
  9月30日,谭老师在行程十分紧迫的情况下,于下午五时许,冒雨来到了董校长家拜访。在董老的卧室里,分手六十余载的老友相见了。他们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以充满着喜悦与感慨的心情交谈着、问候着;为在漫长的别离后,今日匆匆相见而欢乐,兴奋。他们谈了很多,谈到了当年共事的情景;谈到了画中的风景和人物。分手前,谭老师将载有评价他的艺术思想和作品风格论文的刊物赠送给董老。这真是一次永远难忘的会见。“一幅中国画,情系六十载”。
  就在这次会见的三个月后,2005年1月2日下午8时42分,我们敬爱的董德鉴老校友、老校长,因病不幸辞世,离开了人间,终年103岁。噩耗传来,人们无不悲痛万分。1月6日在八宝山公墓举行了追悼会,大家沉痛地悼念了这位可敬的老人!
  安息吧,董老!
(刘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