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通讯》

革命的号角 真理的声音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30日来源:浏览次数:994

革命的号角 真理的声音

忆邓小平政委在中央大学的一次“讲课”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宣告解放,预示全中国即将获得解放。
  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肩负进军西南追穷寇的重任。二野政委邓小平以将帅之才,高瞻远瞩,西南解放后最迫切重大的问题是急需大批干部,必须未雨绸缪。于是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招收大批青年学生,抽调部分原有干部,共1万8千多人,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编成川东支队、川南支队、云南支队、贵州支队、公安大队、干部大队、技术大队、财经大队、新闻大队等。从6月至9月,进行集训。于1949年10月初,陆续从南京出发,开拔西南。
  南京解放前,我在南京四牌楼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求学,响应号召,投笔从戎,仅中大就有400多名学子,胸前配戴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布制胸章,它比其它正规解放军配戴的胸章,下面多了一条“西南服务团”的字样,表明这支队伍非一般的解放军,而是去西南为人民服务的队伍,有些群众不明其义,投以异样目光。西南服务团的战士,也以此自豪自励。
  集训快结束,距出征前10天,1949年9月21日,戎马倥偬、日理万机的二野政委邓小平,把他心爱的、寄以厚望的子弟兵———西南服务团1万多名男女青年战士,汇集在南京四牌楼中央大学大操场,以《老实》为题目,给我们“讲课”(或称报告)。
  会场布置十分简单,讲台是两张方桌,桌上一只茶瓶,几个搪瓷盅,没有桌布,没有鲜花。我们的邓政委,蓄短平头,身着黄色布军装,站着讲话,有时两手撑着桌沿,有时也摇动拳头,加重语势。他的“讲稿”装在胸中,从容、镇定、坚毅,讲起话来,给人的感觉,他是一个非常自信、坚定、果断的人。尽管操的四川话,但无方言土语,吐词简练,语言贴切,声音洪亮,铿锵有力,语速适中,五湖四海,各路人马,均能听懂,声音由麦克风通过架设的高音喇叭,响彻全场。席地而坐的青年男女挤得水泄不通,埋头笔记,有时也抬头仰视一下他的风采。
  邓政委讲话时不象一个将军,而象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教授,内容从“五四”、“一二九”、“八年抗战”、“延安光芒”,讲到“解放战争”、“新中国曙光”,象是在讲述一部动人心弦的共产党与青年史,最后归结到主题上,针对青年人说:“一个革命者,是不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就要看他是不是老实,对党要实,对群众要实;老老实实说话,老老实实办事,老老实实做人。总之,实事求是,老实,永远不会吃亏。”
  久经战场,千锤百炼的邓政委,“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讲的肺腑之言,对每个青年的内心世界,窥测无遗,因此,他的每句话,象清冽的甘泉,浇灌到干渴的心田里,“润物细无声”,是父辈的声音,是真理的声音,使听者感到从来未有的满足、过瘾、惬意。三个多小时的“讲课”,大家毫无倦意,还想继续听……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在“讲课”中,南京下关浦口方向传来飞机声音,仰视是蒋军派来的“黑寡妇”飞机窜到南京一带上空侦察骚扰,但邓政委镇定自若,讲者自讲,听者静听;蒋军可鄙可悲可恶!
  邓政委“讲课”刚一结束,围在他脚边的学员们蜂拥地挤向邓政委,递上笔记本,塞进他手中,渴望得到他签名留念。邓政委热情、慈祥、应接不暇,纵有三头六臂,对这样的“围攻”,哪里招架得住,只有那些“近水楼台”、力气大、挤得凶的青年人的笔记本上留下了“邓小平”三个永生不忘的字。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何等平易近人,何等信任青年,何等心爱他的子弟兵!同时也可看出:青年人何等崇敬小平,何等拥戴小平!
  西南服务团的战士,在刘、邓大军麾下,历时三个月行军,经八千里路云和月,于1949年底左右,抵达西南的云、贵、川。他们没有辜负政委的殷切期望,在那里扎根,服务人民。成了革命建设中的骨干力量,献出了青春、智慧,有不少人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日,忆起半个多世纪前,一二十岁的年轻人,听45岁的政委邓小平的“讲课”,宛如昨日,深情满怀。星移斗转,小平满100岁了,他培养的子弟兵亦已头发花白,有第二代、第三代了。忆起当年在南京中央大学操场上邓小平政委吹响的革命号角,传播的真理声音,仍在我们胸中荡漾:“为人民服务,永无止境!”牢记您的誓言,是我们献给您的百岁生日礼物。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您们老一辈开创的理想事业,祖国的儿子会世世代代地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