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庵文苑

六朝松下话东大(一)——东南大学的校史与校歌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21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8334

 

 

东南大学校歌
    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
    六朝松下听箫韶。
    齐梁余韵在,太学令名标。
    百载文枢江左,东南辈出英豪。
    海涵地负展宏韬。
    日新臻化境,四海领风骚。
 

 

王步高

         东大人有爱校的传统,从2002年到现在,我讲“六朝松下话东大”这个讲座今天是第34次(热烈掌声),就站在这个讲台上讲这个题目也远不是第一次,当我们从浦口校区、四牌楼校区第一次迁到九龙湖校区的时候,学校安排的第一场讲座就是“六朝松下话东大”,每一次讲我都努力把课件做认真地修改,对讲的内容做认真地补充,这一次讲,我们从原来67张PPT今天增加到102张(热烈掌声),我们努力把这个题目认真地做好。“六朝松下话东大”是能够激起同学们、我们的老师们对这个学校的热爱,希望我们东大人通过这个讲座能了解我们学校悠久辉煌的历史,更爱这块土地,更爱这所学校,更愿意为东大的腾飞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下面我就开始讲座(热烈掌声)。
        这个讲座就以我写的东大校歌的歌词的顺序作为线索,讲我们学校1700年的历史。
“东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这两句在校歌的十句歌词中是交代东大的地理位置的。我们的东面是紫金山,北面是扬子江,“紫气”不是指老子过潼关时候“紫气东来”的“紫气”,这里面暗指是一种吉祥之气。紫金山因为它的石头是一种暗红色,所以这个“紫气”也暗指紫金山给我们东大带来的吉祥之气。庾信《哀江南赋》中便有:“昔之虎踞龙蟠,加以黄旗紫气”之句。这个“揽”字,本来是一个动作,正表示我们紧靠紫金山,站在东大校园的高楼上几乎对紫金山伸手可及,一个“揽”字可以揽紫金山入怀。“北拥扬子银涛”,“拥”这个字也带有拥抱的意思,当年我写校歌的时候,东大的校园主要分两块,江南的一块就是我们四牌楼校区,江北的一块是浦口校区,我们学校客观上跨了长江两岸,扬子江似乎变成了我们东大的校内之河了(热烈掌声)。本来这里呢我用“北跨扬子银涛”,这样用“拥”呢,就把它抱在我们怀里,这样表示我们学校有一个广阔的胸怀。所以开头两句我故意用《临江仙》这个词调,它有十三种格式,我用第六种,第六种是以两个六字句开头,而且平仄正好相反,易于构成对仗。在这里“东”对“北”, “揽” 对“拥”,“钟山”对“扬子”,“紫气”对“银涛”,“紫”和“银”都是色彩词表示颜色的,所以应该说对于词来讲对得是很工整,也有人说你还不是对得最工,因为“钟山”对“扬子”并不十分工,这句话是很内行的话,但是词里面的工整和诗里面是有区别的,在词里对仗到这种程度已经算是对仗很工整。这两句呢,我们交代了东大的地理位置,同志们现在看一下南京的粗略的地图,这是我们四牌楼校区,你们可以看到东南大学几个字,你看离钟山有多远?很近很近,站在我们校园的高楼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紫金山就在我们学校的旁边,所以说“东揽钟山紫气”是看得很清楚的。“北拥扬子银涛”我们的浦口校区就在那个京新村旁边一点点,那个地方就和我们浦口校区隔着一个长江大桥,扬子江离我们非常之近,所以“北拥扬子银涛”。用这样两句话马上就带一个很强的地域特点,正因为扬子江是对长江下游的这一段的称呼,九江以下的这一段叫扬子江,而且在外文的英译,长江都译成“扬子”对不对?实际上就我国来说扬子江是长江下游这一段江面的称呼。在这样一个世界著名的大江旁边,又在钟山这个著名的山峰脚下,又在南京这样一个十朝古都的古城建设这样一座著名的高等学府就有了一个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尽管四牌楼校区的面积不大,所以我们被迫又迁到江宁这个校区来,我很赞同学校领导的这个举措。我们有四千亩左右的土地,前两天于丹到我们学校来,学校领导安排吃晚饭的时候正好我也到这边来上课,学校安排我跟她一起吃晚饭,她刚刚来的时候就讲说:“你们学校的校园真大啊!”因为来吃饭之前呢我们郑校长陪她在九龙湖校区转了一圈,她说你们这个校园真大,她说你那块图书馆门口的草坪有多大啊,校长说有两百多亩。一块草坪就两百多亩,人家一个学校才多少亩?(笑声)所以我们校歌的开头两句就以一个磅礴的气势一个阔大的胸怀来开始讴歌我们这样一个学校。
        下一句是“六朝松下听箫韶”, “六朝”大家都懂,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称六朝,南京是六朝的故都。“箫韶”是舜时候的舞曲,尧舜的舜,舜时候的舞曲。“六朝松下听箫韶”,“ 六朝松”是我们学校的一棵老松树,现在同学们到四牌楼校区千万到我们学校的西北角,也就是梅庵附近,这棵松树现在还活着。在南京的所有的六朝文物当中,它是唯一活着的文物(笑声,热烈掌声)。有人说它的无形资产值多少?我说再值多少我们东大都不会卖的,你再估价一个亿我们也不会卖,这是不但是我们在校的师生把它看成宝贝,因为它是六朝的文物,相传是梁武帝手栽的,从那个时候算到现在1500多年。其实咱们四牌楼校区的历史,比六朝松的历史还要久远。我说到“六朝松下听箫韶”,有些精通诗词的同学马上就会觉得,我这里这个“听”字用得很好,有人说听是一个再普通不得了的字了,“箫韶”是一个比较冷僻的词,并不每个都懂,但是读过《论语》大家都知道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韶是韶乐,听了韶乐,这里用了一个“听”字,这里我没有用闻,因为这里要读去声,唱校歌的时候唱到“六朝松下听箫韶”这个“听”字要着重一点,这样一个通俗的字眼用在这样一个冷僻的词的前面,就一下子把这个冷的词化雅为俗。大家不懂“箫韶”什么意思,你至少知道他是可听的东西,可听的跟乐曲、音乐,是不是舞曲就不重要了。这样一来呢,“六朝松下听箫韶”一下子从这个古老的1500多年的老树,一下子再回到比它更古老的古曲,一下子就把我们大镜头,这个广角的镜头把“钟山”、“扬子”一下子拉近,拉到对准着这样一棵古老的松树,对准东南大学的校园,对准我们历史的文化积淀,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样一个从1700年前开始的我们学校悠久的历史。
        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称帝,改元为黄初元年,废掉了汉献帝,第二年蜀汉昭烈帝刘备就称皇帝,当时孙权没有立即称帝。到公元 229年吴大帝孙权才称帝而且改年号为黄龙元年。4月份称帝,9月份迁都建邺,也就迁到南京来,10月份开始营造宫城,当时的皇宫所在地就在我们四牌楼校区这一块,所以同学们如果我们在四牌楼校区上这一门课,我们就是在皇宫里上课(热烈掌声)。刚才陆老师说南大也谈正统我们也谈正统,就从土地来说,我们这是皇宫的正统,而且六个朝代的皇宫都在这里,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的皇宫都在这里,在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大学是办在皇宫里的(热烈掌声)。同志们看这样一个六朝古城的图,北边是元武湖、鸡笼山,我们学校呢就在这个鸡笼山的脚底下,后面写着“乐游苑”,就是六朝的时候“乐游苑”,从地图的最上面下来向下看“乐游苑”,就是皇宫的后花园,后花园就靠近玄武湖了,我们学校不就在“乐游苑”以及“乐游苑”的前面,“乐游苑”本身就是皇宫后花园,整个学校都在那里。我现在还有个怀疑,现在六朝松旁边我们发现了一口古井,这口古井很可能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胭脂井。根据文献记载呢,胭脂井就在这个附近,是在鸡笼山的南面,在台城的里面,现在南京人呢把台城搞错了,以为是玄武湖的那个解放门旁边的一段废城墙叫台城,错了。所谓“台”是中央机关,是皇宫和这些中央机关,台城是中央机关所在地,应该是东南大学校区这块地方。胭脂井在台城里面,在皇宫的景阳宫的旁边,大概应该在现在那口古井的位置附近。我请过南京市博物院的同志来考察,但是呢,当时有人给它弄块铁板还锁了,当时没有看得清,后来呢我也就拖拉了,终究希望有机会请文物部门,请博物馆的同志首先来淘一淘,这口井首先是不是六朝的井,然后我再去看大量的文献能不能断言这口井就是当年胭脂井。胭脂井比六朝松更出名,如果说这口井能定下来,东大又栽了一棵六朝松(热烈掌声)。
        你看这个古城,当时的这个古城在这边,北边是玄武湖,在古文中“元”和“玄”是通的,就玄武湖,玄武湖南面是覆舟山,那么我们学校就在这个玄武湖的旁边,正是这个皇宫的宫城所在地,大家看得出来,这都是古地图,我们把它扫描进来。六朝啊,大帝孙权建都,接着后来传给会稽王孙亮,接着传给景帝孙休,接着传末帝孙皓,经过这样东吴、东晋,再底下孙皓最后灭亡之后,三国归晋就转入西晋,西晋的历史只维持了51年,西晋就灭亡了。然后东晋王朝南下,最后又迁都到南京来。这样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就在南京建立了东晋,接着420年宋武帝刘裕建立宋,479年齐高帝萧道成建立齐, 502年梁武帝萧衍建立梁,557年陈武帝陈霸先建立陈,一直到隋朝灭掉陈之后六朝才结束。历史上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样六个朝代,当时的皇宫所在地都包括我们四牌楼校区整个的在内,甚至还包括我们东面的那个文昌桥宿舍区,师生们的宿舍区都在里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还有一部分老师和学生也是住在皇宫里。
        下面我说“齐梁遗韵在”,这一段啊,用“齐梁”来代指六朝,前面出现了“六朝松”,后面不能再出现六朝,所以用“齐梁”是在六朝当中历史比较长,而且文化积淀特别深厚的两个朝代。在六朝的时候在我们四牌楼校区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东吴景帝孙休永安元年,当时就诏立五经博士,这个跟教育有关了。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十五年雷次宗讲学在鸡笼山下。鸡笼山是什么山?我们到过鸡鸣寺的同学都知道,鸡鸣寺所在的那个山就叫鸡笼山。同学们我说一两句题外话,南京的山的名字都是东晋的时候那些从山西过来的那些达官贵人施行“侨置”的现象,因为他们从北方逃到南京,虽然做了大官但是有家归不得,回不去,很想家,他们也有这个权力,就把南京的这个山的名字统统都改一改,用山西的山的名字命名。原来南京的这座山最初叫钟山,后来叫蒋山,到东吴的时候改名叫蒋山,因为有个叫蒋子文的安葬在这里,后来又显灵(当然这个带有点迷信色彩),后来孙权把它命名为蒋山,这个时候又改名为紫金山,紫金山这个名字是山西的名字。南京有很多山,什么五台山,同志们都知道山西的五台山是很出名的,南京的五台山几乎就是个土丘了,对不对?五台山旁边是清凉山,山西的五台山旁边就是清凉山,南京有清凉寺,山西有清凉寺,鸡笼山也是山西的名字。南京你基本上叫得出南京每一座山的名字一一能在山西找到。这是我的发现,前两年因为我研究一个山西作家——唐代的诗人司空图,我要写由匡亚明校长主编的那个《中国思想家评传》当中的《司空图评传》,我还到山西考察过,到山西司空图的家乡住了一段时间。对山西的历史,对山西的方志我很熟悉,突然我发现在山西的方志里到处能找到我们南京的山,不是南京人把山搬到山西去了,而是他们山西人把他们的山的名字搬到我们南京来了,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鸡笼山下有雷次宗他们办学,这件事情同志们不可小看,前面我们提到诏立五经博士,在汉朝就设立五经博士,只学儒家的经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这一点说到底学的仅是儒学。雷次宗在鸡笼山下办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有了一个多科性的大学,不仅学儒学也就是经学,还学史学、文学和玄学。如果研究中国教育史,这是中国第一所多科性大学,在哪里?在鸡笼山下,就在四牌楼校区。也就是说中国高等教育,至少是多科性的高等教育在哪发源的?东南大学(热烈掌声)。当时非常辉煌。我们说祖冲之也在这块地方做官,大家知道祖冲之是个大数学家,他把圆周率算到了 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西方的科学家早了几百年,他能把太阳周率预算到误差不超过50秒,把月亮周率算到误差不到1秒,太了不起了。六朝的时候文学的著作也非常辉煌,比如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干宝的《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萧统的《昭明文选》。现在镇江有些地方还有些昭明太子的读书台,有人说《文选》就是在那里编的,不可能,《文选》是一部总集性的著作,把古代的诗、词、文、赋等等还有其它的体裁啊,这些体裁现在都没有了,都编成一部大型的文学总集,同志们知道他要看很多很多的书,萧统那个时候的书,是竹简纬编,一本书是很大很大的,用竹简写,不是放在U盘里,要带上很多书,放在那个读书台上,放得下几本书呢?所以只好在太子宫里,太子宫根据我现在的考证,在我们东大校东的文昌桥宿舍那一块(热烈掌声)。当时太子宫里有三万卷书,三万卷都是竹简纬编要放很大一块地方,昭明太子自己在太子宫附近自己还挖了一个小小的湖,当然年深日久这个湖早就淤塞起来了,变成陆地了,当时他有的时候还在里面划划船。当时像钟嵘写《诗品》的、写《文心雕龙》的刘勰等人都是他的一些门客,说不定这些像《昭明文选》更多的是这些人帮着编的。当时还有一些大书法家,像王羲之,画家顾恺之,梁元帝,顾野王,还有一些道家,像陶弘景,葛洪等人都曾经在东大这块土地上生活过,或者做过官。王羲之就在这里做过官,梁元帝就在这里做过皇帝。还有顾恺之这些都是当时的大画家,其实有些其他的书法家我就不说了,其实像王羲之的儿子也同样在这里,这些就不提它了。更有一点,因为我是搞文学的又是搞诗词的,我知道中国的格律诗词,中国的格律诗词是在东南大学发源的(热烈掌声),同志们注意我说的是格律诗词,《诗经》不在东大,当时“竟陵八友”,竟陵王萧子显他下面有八个文人,包括像这个沈约、谢朓等等一些人,这些人就在鸡笼山下和他一起从事文学创作活动,鸡笼山就在学校旁边,他所说的鸡笼山下就指东大校园这块地方,沈约、谢朓这些人当时发现中国汉字有四声的变化,从转读佛经发现汉字的读音有四声,也就是“平、上、去、入”,我们各举一个例子来说,“东”东大的东,声音是平的可以拉的很长,声音不升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