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视频]原中央大学秦含章老校友伉俪的“百岁长寿经”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1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324

(视频转自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节目)

 

附:秦含章校友简介

 秦含章,食品、发酵工业专家,著名食品工业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顾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高级工程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1908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31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后去比利时、法国德国留学。1935年毕业于比利时国立圣布律高等农学院,获工学硕士及农产工业工程师学位和工学修补博士学位。之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植物学院博士班进修微生物学,并任威尔孟哥本斯啤酒厂实习工程师,1936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发酵学院专修啤酒工业。1937年后,历任复旦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教授。1950年参加九三学社,曾任社中央顾问及参议,1951年参加民建会,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建国后,历任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参事,第一轻工业部、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轻工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是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品发酵和食品工业的教学、研究工作。对山西杏花村汾酒传统的生产技术进行了科学总结,为我国白酒工业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他还曾在中国食品界任过多种重要职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几十年来,他撰写的科研报告、论文和著作以及与他人合写的书共计40余部,近6000万字。他在中国食品、轻工科技领域奋斗已近七十年,被尊为中国食品工业奠基人和酒界泰斗。

教学经历
1936年 9月 回国任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副教授
1939年-1944年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教授
1941年-1947年 任前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1948年-1949年 任江南大学教授兼“农产制造系”主任
1947年-1949年 任南京大学教授
1982年 应邀参加法国巴黎食品工业大学博士论文答辩考试会任客座评审教授
行政工作经历
1950年 由政务院周恩来总理签发证人字第0211号任命通知书,任命其为中央
人民政府食品工业部参事
1951年 任中央轻工业部参事
1951年-1952年 任中央技术管理局发明审查委员会委员
1952年 参加国家十二年长远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1950-1952年 参加中央食品工业部及轻工业部筹建华北糖厂(现名包头糖厂)
1953年 参加前苏联援助我国建设“华北药厂”初级阶段的筹备工作组工作
1954年 应邀参加国家科委“赴法经济技术访问团”;应邀参加前“华沙条约
经济技术合作组”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的“食品包装工业会议”
1960年-1967年 调任国务院第一轻工业部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1979年 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轻工专业一组组员
1982年 应邀参加联合国与法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署联合举办的“国际啤酒和饮料学术研讨会”
1984年 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一轻工业顾问组第一届顾问
1988年 应邀参加“国际微生物菌种保藏年会”
1990年 被国务院评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者
1991年 被聘为原国家科委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生物工程专业部主任
1998年 担任工程院院士全国候选人评审委员会委员
2007年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授予“终身成就奖” 

  秦含章是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也是新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和工业发酵与酿造技术的拓荒者和学术带头人。他学识渊博,造诣甚深,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培养青年一代,桃李众多,为推动我国酿酒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三度在法国调查研究葡萄酿酒的科学技术,把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美国的经验运用到我国的实际生产中,从而写成了《葡萄酒的科学技术》等专著,共六册。他写的《新编酒经》一书,对发展我国的酒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成绩显著,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荣誉证书及金质奖章。他在山西汾酒厂蹲点时,从汾酒的生产过程逐一研究定型,提高质量,解决了老大难问题,促使汾酒能“多、快、好、省、”地发展;该厂因而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的重大成果奖,他在主持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始终贯彻“积资料、创条件、出人才、拿成果”的办所方针,做到科研为生产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创建和培养硕士研究生中心,多种科研成果转让到对口生产企业,促进了经济发展。由于他的突出贡献和重大成就,经国务院批准为轻工系统的对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