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网站栏目

蒋白夫校友的人生臻境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9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2990

  

卓筑:一位职业经理的人生臻境

——记我校杰出校友、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蒋白夫

 

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蒋白夫校友

 百余年的东大,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他们遍布各行各业,很多成为了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但是做职业经理,并且乐于把自己定位为职业经理的并多见。苏州工业园区城市重建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蒋白夫就是一位始终把自己定位为职业经理的杰出校友。毕业以来,他时刻践行着母校“止于至善”的校训,成长为一名具有“卓筑”品质的优秀人才。

初中毕业的大学生
 
    1962年,蒋白夫出生于无锡宜兴。文革中,由于父亲被错划成“地主”成分,蒋白夫初中毕业后就不给上高中了,只能在乡下种田,在父母亲“学一门手艺,将来不会饿肚子”的教诲下,拜师学了木工。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仅仅初中毕业的蒋白夫报考了中专,不出意料名落孙山。此后四年,在父亲的严格督导下,蒋白夫起早贪黑,刻苦学习,终于被南京工学院录取。原本,蒋白夫想报建筑系,但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建筑结构专业”属于土木工程系,蒋白夫阴差阳错地成了我校1981级土木工程系的一名大学生。
    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都很勤奋,班风、学风十分向上积极。蒋白夫自认为是个不很聪明的人,所以他比别人又多了几分刻苦。大学四年,他始终保持着高考前参加补习班的状态,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大学毕业前的考准备,更是到了几乎玩命的状态,同学们都在比晚上谁是回宿舍最迟的人。
     秋去春来,蒋白夫在母校连续读完了本科和研究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受邀进入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建筑施工技术的教学。可是,一直有个心结在他心里埋藏着:学土木结构的他,却一直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真刀实枪”锻炼的机会。 

做最优秀的建筑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1992年,在广州太平洋土地建设有限公司工作的老同学邀请他暑假去帮忙做个项目。蒋白夫亲眼见识了改革开放的前沿景象,心中涌起“下海”的冲动。经过深思熟虑,蒋白夫入职广州太平洋土地建设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现场工程师。在这里,他深深感到理论如果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再高深的理论也只能建造“空中楼阁”。经过几年一线工作的锤炼,蒋白夫很快从一名优秀的土木工程师逐步升任部门经理。尽管如此,蒋白夫并未停下脚步,在他看来,做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很重要,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年专业学习所获得的才能。如果能够做一名从事管理的职业经理,自己研究生阶段所学的建筑经济与管理技术将会得到应用,也必将为人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更大舞台。
 1996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苏州财团在全国招聘人才,蒋白夫受聘出任苏州财团招商投资部总经理。由于工作出色,2004年,当时已任园区商旅集团副总裁的蒋白夫调任到了中新苏州独墅湖高教区投资公司当总裁。在这里,他组织设计了苏州工业园区很多有影响的建筑,其中最出色的要算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该项目在启动之初就备受瞩目,被期许成为苏州21世纪的一个地标性建筑。在蒋白夫的推动下,该项目组织的国际招标和竞赛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26家著名建筑公司参与投标。历时两年多,先后经过七轮招标,最终确定著名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的设计方案。如今,亭亭玉立于金鸡湖畔的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不仅是苏州市民热衷前往之地,更成为了国内外无数访客的目的地。
 这个项目的成功,于蒋白夫来说也有很大收获,蒋白夫原本专业做工程,建筑设计并不是他的强项。然而正如他所说,“你可以不会下鸡蛋,但是你要有品炒鸡蛋味道的本事。”
有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的成功经验,蒋白夫又受邀担任江苏仁泰集团公司总经理,主持苏州太湖国际高尔夫系列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建设工作。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一项目,要从苏州工业园区大型企业总裁的位置上跳槽到一家民营企业,蒋白夫坦言:“完全是因为这个项目太有吸引力了!”该项目有18洞高尔夫竞标赛球场、高尔夫会所、高尔夫学院、五星级酒店和高尔夫别墅以及城仕高尔夫产权式酒店的开发建设工作。为了这个项目,蒋白夫从设计阶段开始,亲力亲为,不放过每一个细节,选择和优化设计方案,精细管理项目建设全过程。辛勤付出不会白费,2008年开业之初高尔夫球场就被评为全国综合十佳新球场,自2009年起连续5年承办了欧巡赛;随后又被评为2010-2011年度的“全国十佳高尔夫俱乐部”、“中国十大非凡高尔夫度假村”,成为“中国全明星赛指定场地”、“中国国家队训练基地”。球场会所则获得了2008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设计一等奖、国家建设部优秀设计三等奖;酒店内装则获得江苏省“紫金杯”建筑装饰优质奖;别墅先后获中国苏州最具亲水住宅建筑设计创新典范、2006年十大传世别墅、2006-2007年中国房地产创新景观别墅区、2007年中国居住创新典范、2007年墅说生活TOP大奖等。苏州太湖国际高尔夫系列项目已经成为太湖边的一颗璀璨明珠。
 
担纲政府代建
 
    苏州金鸡湖畔的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合作的示范园区。自启动开发以来,近期已连续两年名列“中国城市最具竞争力开发区”排序榜首,这其中,不乏苏州人的智慧和创造。
 2000年以来,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陆续采用了事业单位集中代建基础设施、招标委托外资和社会专业公司代建、指定国有房地产开发公司代建等不同的代建模式。为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优势,2009年园区政府出资设立了国有专业代建企业———苏州工业园区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代建公司),专门从事非经营性政府建设项目的代建管理。由此,苏州工业园区代建模式形成了自有特色,代建公司一方面需承担政府职能,另一方面又实施企业化运作。
 刚刚完成太湖高尔夫系列项目的蒋白夫接过了这个沉甸甸的担子,来到代建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上任伊始,蒋白夫就挑选精兵强将,打造凝聚力极强的团队,作为区域特色政府代建模式的践行者,他带领公司大胆创新,狠抓管理。首先,利用公司“国营”的特点,促使代建制结构实现了“合理分权、均衡制衡”的局面;其次,采取标准化项目管理,实现了从项目立项到项目投运后质量保证的全过程管理服务;第三,形成全面的监管布局,运用项目后评估作为重要监管手段,实现监管和执行的分离,避免以往代建模式中代建方“身兼裁判员和运动员”的困境。
    在优秀的企业管理与得力的创新措施作用下,代建公司所实践的苏州工业园区代建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公司一直秉持“专筑品质工程”的理念,力争将每一个建筑做成城市名片,让项目利益相关方都满意,因而公司项目不断获得殊荣。2012年竣工的金鸡湖大酒店二期工程项目凭借实力最终获得“中国项目管理标杆成果”奖。蒋白夫则获得了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2012年评选的全国“十佳杰出国际项目经理”荣誉称号。
 尽管园区代建制模式的成功让公司的业绩喜人,但是蒋白夫心中明白,一家企业决不能停留于眼前的成功,而时刻要有危机意识,努力扩展公司业务。公司在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在承担政府投资项目代建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开拓市场承接社会投资项目的工程管理工作,丰富工程建设管理领域的延伸业务,并最终向工程总承包(EPC)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项目总承包、项目运营及项目融资为一体的经营模式。 

终生学习的楷模 

    公司管理项目的类型不断丰富,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这一切都要求公司的管理人员与各级员工具备全面的知识储备与更新。因此,蒋白夫一直把终生学习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
    打造一个学习型的企业,作为企业领导人,必须带头垂范,而终生学习也是蒋白夫一路走来从未改变过的自我要求。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刻苦学习最先进的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紧跟工程领域发展日新月异的步伐。为了透彻地了解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的特点,蒋白夫多次赴新加坡接受培训,这对公司逐步建立起政府代建制园区模式有很大益处。另一次,蒋白夫到哈佛大学听课,哈佛案例教学的模式让他敏锐觉察到,在工程领域理论知识做强可能容易,但案例提供的经验知识却是稀缺而宝贵的。这进一步印证了他最初的信念:真正有用的知识完全要从实践当中总结!从业以来,蒋白夫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发生了很大变化,确实做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融合,他先后获得了高级经济师、IPMP国际项目经理证书、IPMP中国认证委员会评估师资格等。
 在蒋白夫带动和倡导下,代建公司内部形成了勤学、乐学的良好风尚。公司自创的“周末课堂”在职培训内容覆盖技术知识、理论学习、情绪管理、思维创新、素质提升等各个方面,内部也培养选拔了一批善于“案例分享”的内训师。很多员工自愿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公司全员都通过了IPMP国际项目经理资质的认证,这在业界也属少见。蒋白夫始终予以每位员工最大的培训支持,按照培养全面发展员工的思路去培训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在整体氛围的熏陶下,公司员工会根据自身工作实际需求进行专业深造,向更好的发展迈进,这仿佛是对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理念的跨时空的致敬。
 2011年,蒋白夫时任董事长的代建公司与东南大学签订了“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合作协议,随后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积极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品质工程师队伍继续努力。

 直至今日,已过不惑之年的蒋白夫依然把自己定位为职业经理人,并视之为自己的专业。尽管定位不曾改变,但他“经理”的企业却是越来越壮大。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蒸蒸日上的代建公司与当地另一家优秀国资企业城市重建公司合并,组建成为新的城市重建。拥有注册资本26亿元、总资产达60亿元的城市重建公司业务涉及一级开发、二级开发、项目管理、物业产业经营和资本运营等综合性房地产开发全产业链,公司曾完美交付以及正在主持的城市更新、老镇改造与市民工程项目遍布苏州工业园区的每一个角落,一点一滴地美化这个不断飞扬跨越的非凡园区的风貌。此时蒋白夫身上的担子无疑更重了,但他也格外期待新一轮的提升与价值实现。蒋白夫,如同当初恢复高考时的那个青年,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事业中,继续开拓属于他自己的人生臻境。

(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