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要闻

【纪念】郭秉文与国立东南大学的改革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6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213

 

 
编者按:2014年是郭秉文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100周年。为了纪念郭秉文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100周年,深入研究、总结和传承郭秉文校长的教育思想,本期校报特摘录刊登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长丁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周洪宇教授,长江大学教育学院陈竞蓉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张亚群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研究员等撰写的有关郭秉文先生的纪念文章、学术年表,以飨读者。   

 在1908年前后,受外部留学环境变化和国内教育发展的影响,中国出国留学重心逐渐从日本转向美、欧诸国,其中留美教育成为荦荦之大端。清末以降,留美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以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及由其发展而来的清华大学最为典型;此外,我们也能从民国中后期其他大学的改革模式,以及大学设置标准的演变中,得到更多的例证。1921年由郭秉文创办的国立东南大学,从师资来源到办学模式,深受留美教育的影响,形成了具有鲜明美国色彩的大学改革模式。

国立东南大学校门

 东南大学的前身为清末三(两)江师范学堂,1915年复办后改名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清末其他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教育机构一样,三(两)江师范学堂深受日本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清末办学期间,先后在此任教的日本教习多达29人;而1905—1911年间该校的40名中国教席和日语译员中,就有9名曾留学日本,另有6人为国内学堂(包括教会学校)毕业,其余多为科举功名或职官出身。复办后作为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之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性质未变,仍以培养师资为办学目标,但在办学模式上却逐渐受美国大学教育模式的影响,以至于6年之后最终改制为国立综合性大学。之所以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主要是因为以郭秉文为代表的一批留美归国毕业生发挥了推动作用。

 郭秉文1908年赴美留学,先攻读理科,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科,获得教育硕士、哲学博士学位。他是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博士学位的第一位中国学生,1915年返回原籍江苏后,即被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1918年后他就任代理校长,次年任校长。为了提升南京高师的办学层次,郭秉文广揽留学人才尤其是留美毕业生,并促成由留美学生组成的“中国科学社”迁入南高师。据统计,1918年南高师94名教职员(包括兼任教员9人)中,有外国专门大学毕业、肄业者32人,其中留美者24人,留日、留英者各有3人、1人;另有美籍教员3人。陶行知、陈鹤琴、廖世承、陆志韦、艾伟等教育专家前来任教。以留美毕业生为主体的师资结构,不仅充实了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科研力量,而且为引进美国大学模式铺平了道路。 

 在学科建设上,郭秉文立足于师范教育,不断加强教育学科建设,但不局限于师范教育。其办学目标是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为楷模,“寓师范于大学”,将南高师改建为一所多学科、综合性的大学。为此,学校从1915年只有国文、理化两部和国文专修科,逐步扩展到1920年拥有国文、体育、工艺、英文、商业、农业、教育七个专修科和文理科(下设八系),从而为创立综合性大学奠定了必要的学科基础。

 在外部环境方面,郭秉文把握大学改革的机遇,广泛寻求各界支持。民国初年,教育部曾拟议在南京建立一所国立大学,但因经费缺乏、政局动荡等缘故,迟迟未能实现。1917年《修正大学令》颁布后,大学设置标准放宽,学制改革迫在眉睫,创办国立大学的时机成熟。郭秉文一面游说各方,力主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建立综合性大学,使之兼有培养师资的功能;在蔡元培、云六等一批学者支持下,这一大学改革方案终被教育部所接纳。另一方面,郭秉文利用留学美国期间与中国留学生、侨界、外国学界的广泛联系以及在国内教育界的影响,多方筹集办学经费,为东南大学的建立提供物质保障。1921年7月,郭秉文兼任新成立的东南大学校长,1923年南高师并入东大。

郭秉文邀请社会名流参加“筹备请改本校为东南大学委员会”的信函

 东南大学的创立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大学发展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它从原有的日本师范教育模式向美国大学模式转变。与北京大学改革相比,东南大学的改革同中有异。其基本相同点包括:崇尚学术自由,坚持学者治校和学生自治;重视招揽人才,带动学科建设;强调文、理渗透,促进学术研究发展;以学系为本位,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不同点主要在于:东南大学在办学理念上注重“四个平衡”,即通才与专才平衡、人文与科学平衡、师资与设备平衡及国内与国际平衡;在学科结构上,强调多学科并举,学与术并重,初设文理、教育、农、工、商5科22系,后发展为6科31系,是当时国内学科最为齐全的大学;在领导体制上,建立校董会,将一些热心教育的实业家和社会名流吸纳为董事,使之发挥筹措经费、舆论宣传、决策咨询及监督校政的作用。 

 上述大学改革的异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所大学所受德、美两国教育特点的影响。东南大学主要借鉴美国的大学模式,而美国大学在19世纪后期吸收了德国的大学制度与办学经验。因此,东南大学与北京大学在办学理念和改革举措上,具有某些相通之处。另一方面,美国的大学制度结合本国实际而发展、创新,在20世纪初已形成不同于德国大学教育的特点。如:既重视理论科学研究,又关注应用科学的发展,重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建立董事会组织,沟通大学与社会的联系,等。美国大学发展的新特点,藉由留美教育的媒介,对东南大学改革产生示范效应。其影响之大,从东南大学师资构成中留美学者比例之高即得到明显反映。据不完全统计,1915—1925年间,有将近60名留美归国学生在南高师和东南大学服务,其中留学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者就达11人。在美国大学模式的影响下,东南大学与北京大学在改革取向上分道扬镳。

 南京高师改制为东南大学,在中国教育专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郭秉文、刘伯明、胡先骕、杨铨、任鸿隽等一批留美学人的努力下,《学衡》杂志独成一文化学派,“中国科学社”大力推进科学文化传播,东南大学俨然成为南方之学术重镇与“近代中国科学的摇篮”。东南大学的改革,掀起了国内高师改办综合大学的潮流,开创民国后期综合大学设立教育系、院之先河;其设置董事会之举,也为其他大学所仿效,并被正式列入《国立大学校条例》。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亚群

(转自东南大学报第12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