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要闻

【纪念】郭秉文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6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319

  
 
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留学生活

    1911年在伍斯特学院获得理学士学位后,郭秉文即赴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在著名教育行政学家F.Farrington教授的指导下研究教育。他结合导师注重学校行政的研究专长,最终确定以《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作为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他借鉴以著名教育史学家孟禄为代表的20世纪初期美国学者形成的治教育史的研究范式,从比较教育的研究视角出发,立足中国立场,在系统梳理和解释中国教育制度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对中西教育制度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分析,并对许多与此相关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思考,1914年顺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

 在哥伦比亚大学这座美丽的校园里,郭秉文亲历西方科学民主的沐浴,饱聆众多名至实归的学界大师之教,不仅在学术上得到很大提高,而且在哲学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视野等多方面都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影响。学习期间,郭秉文还充分展露了其过人的组织领导才能,如他被推举为中国留美学生联合会主席,全面负责留美学生的活动组织与服务工作。而担任这一职务,也为他全面了解美国各地中国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广泛结交留美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求学经历,使郭秉文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建了中西合璧的知识体系,接受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熏陶,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其日后的教育改革活动奠定了知识、能力和人事关系的坚实基础。

郭秉文与杜威来华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是近现代中外文化教育交流史上一件引人注目的盛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是邀请杜威来华的发起单位之一。1919年1月,杜威应邀到日本讲学。郭秉文、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人闻讯后,在感慨日本教育界已捷足先登的同时,也立即协商酝酿请其来华,帮助中国推进教育革新。为促成杜威来华,时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的郭秉文专程赴日面请。由于郭秉文等人的盛情相邀,杜威不但应允结束在日讲学后即来中国,而且主动表示可在华讲学一年。4月30日,杜威抵达上海,陶行知受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委派专程赴上海迎接。5月18日,杜威莅校演讲,这是杜威首次登上中国高等学府讲坛,郭秉文主持了极其隆重的欢迎仪式。杜威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连续发表4场演讲,并分别与南京教育界人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职员、学生开谈话会,广泛宣扬了其实用主义教育主张,对该校师生启发甚多。翌年3月底,杜威结束在北京的长篇系列讲演后又南下讲学。从4月7日至5月16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专设讲席,请其系统讲授《教育哲学》《试验论理学》与《哲学史》,由郭秉文、学监主任刘伯明、教务主任陶行知轮流担任翻译。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是国内仅有的杜威发表过系统演讲的三所学校之一(另外两所学校是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贯彻杜威教育思想,也为纪念杜威此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还特地将该校附属小学命名为“杜威院”。是年夏天,杜威又由蔡元培、黄炎培等陪同,多次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暑期学校讲演。由于郭秉文的支持,该校多位教授如陶行知、郑晓沧、陈鹤琴等人先后陪同杜威赴各地演讲并担任翻译,该校亦成为联络杜威在中国南方讲演的总机关。如1920年4月至6月30日,杜威应新教育共进社的邀请再次南下讲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演《教育哲学》《哲学史》与《试验伦理学》,同时在南京进行其他一般讲演。5月后到各地讲演,郭秉文与教务主任陶行知和学监刘伯明三人轮流担任翻译。杜威此次南下讲学,历时三个月,先后到了南京、扬州、镇江、常州、上海、徐州、无锡、苏州等十几个城市,发表了40多场演讲,在各地知识界、教育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郭秉文与孟禄来华

    郭秉文与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的关系十分密切。作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留学期间,时任该院教育研究部部长的孟禄所给予的指导与帮助,曾使他深受教益。为了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付诸中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从而迅速促进中国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轨,1921年8月,郭秉文与黄炎培、范源廉等人一道发起成立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孟禄来华调查教育状况。孟禄抵沪当天,郭秉文与陶行知、黄炎培等人到码头迎接。在孟禄调查与讲学期间,郭秉文多次参与座谈、讨论。孟禄也曾几次来东南大学参观、讲学,对该校的办学成就表示赞赏。他认为,东南大学有可能成为世界东方教育的中心,是“中国最有希望的大学”,“将来该校之发达可与英之牛津、剑桥两大学相颉颃”。并建议国际教育学会每年派著名学者到东南大学讲课。兼任国际教育学会东方部主任的孟禄,此行还受美国洛氏基金会委托,调查中国各大学的科学研究状况,他对东南大学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给予了高度肯定。洛氏基金会也因此决定捐赠30万元支持该校建造科学馆与购买仪器设备。1923年,东南大学接受洛氏基金会捐款,首开我国国立大学接受国外基金会捐款之先河。在孟禄的积极促成下,郭秉文曾代表东南大学与美国有关人士草签过一份《中美合办工科大学之计划》,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了最早的探索。孟禄结束调查后,实际教育调查社在北京为其召开了盛大的讨论会。郭秉文专程赴京参加,还发表了《对于孟禄中国教育讨论之感想》一文。他高度评价孟禄的中国之行,认为孟禄对中国教育的批评与建议“鞭辟近里、恳切感人”。1922年1月4日,孟禄回国前夕,再次来到东南大学,与该校教职员开谈话会,亲自出席该校图书馆、体育馆、中二院等建筑的立础纪念活动,并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7日,孟禄结束历时4个多月的教育调查与讲学,将返美国,郭秉亲自到埠送行。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学院周洪宇教授,长江大学教育学院陈竞蓉教授

(转自东南大学报第12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