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活动

“建筑新浪潮”东南大学专场在上海成功召开,众多建筑界校友参加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2日来源:浏览次数:2803

  

    “建筑新浪潮”——Archichoke@旮旯是Archichoke发起组织的系列文化活动之一。
    由Wutopia Lab&画话承办的Archichoke@旮旯之建筑师新浪潮第五弹——东南大学专场,于418日在旮旯成功召开,这也是东南建筑毕业生论坛第一弹。

    东南大学专场由《时代建筑》资深编辑戴春老师主持。拥有不同实践背景的东南大学7080后建筑师沈禾、吴海龙、朱昊昊、王伟实、相南(按分享顺序排列)分享了母校教育对于他们的意义,以及他们毕业后的思考实践经历,钱强、谢岗、俞挺老师参与对谈。嘉宾讨论热烈,更有神秘嘉宾张彤老师空降引发一阵小小的骚动。

  

左上:上海地主介绍各位嘉宾

右上:《时代建筑》资深编辑戴春老师

左上:水石国际设计总监 沈禾,1997级东南大学建筑系-香港大学建筑系-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水石国际
右上:
联创曼景工作室总监 吴海龙,2002级东南大学本科-2007级东南大学硕士-2010级哈佛建筑学硕士-联创曼景工作室

左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讲师 朱昊昊,1999级东南大学本科-2004级东南大学硕士-哈佛建筑学硕士-OMA总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右下:大舍建筑师 王伟实,2005级东南大学本科-2010级东南大学硕士,期间曾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交换-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右上:本构主持建筑师 相南,2000级东南大学本科-2005级东南大学硕士-2007级普林斯顿大学硕士-本构建筑工作室

左下:谢岗老师谈“东南性”

左上:钱强老师谈“脉络性”

右下:张彤老师谈“传统性”


观后小记

作者:XL

我是第一次参加建筑新浪潮的活动,虽然从第一弹开始就通过“画话”自媒体平台持续关注。 “浪潮”这个词让我听着有点怯,是怎样强烈的能量才可以像浪潮一样冲击我们固有的思维壁垒?在开始我的职业建筑师生涯之后,更加感到自己只是建筑宏大叙事中一朵小小的浪花。于是我更想来看看前辈们在走的路。

优秀的方式不止一种。四位主讲嘉宾的学习经历、研究方向和工作状态各异,如钱强老师所言,不同的职业发展脉络多角度刻画了东大学子的思考状态。

沈禾学长介绍了他在水石国际的工作环境、状态和设计作品。除去设计,我还能真实感受到他的生活情怀:将设计作为一种源于生活热情又改善生存状态的手段,不论是对空间的使用者或者设计师自身。我相信在一个大型商业设计公司作担任设计总监一定是个“艰苦”的工作,但沈禾学长表现出的云淡风轻让我看到东大学子一贯的坚韧和乐观,用谢岗老师的话,也是一种“体面的生存”状态。
吴海龙学长分享了他多个实践项目。以课桌作为载体重构权利结构表达抗争性;以旧厂房工业遗存为载体重塑场所活力;以硫酸纸的材料特性为基础构建符合使用功能和视觉美学的发光顶棚吴海龙学长的设计实践反应他对计算机参数化辅助设计的积极尝试。作为一种设计手段,参数化工具越来越多的介入到设计过程中,并正在自下而上的影响建筑学的上层审美。

在学生时代,因为喜爱路易斯•康的设计,我认真研究过朱昊昊学长的硕士论文,那是一篇以萨尔克医学研究中心为案例分析路易斯•康想法与手法的优秀文章。在五年之后来读,仍然不觉得过时。闻名不如见面,朱昊昊学长今天介绍了他在GSD的研究和OMA的设计,前者我只能听懂一半,后者我只能做到一半。他表现出的学者气质、严谨思维、扎实的基本功甚至是谈吐的神态姿势,都像极了最典型的东大学子,应该也是最优秀的东大学子。

王伟实学长与我们分享了他对结构-空间关系的持续关注。以密斯的德国馆为起始,经历一系列的设计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大舍事务所的龙美术馆设计中得以实现。在我看来,我并不认同国际式风格建筑中空间系统和结构系统分裂的设计方法。按照路易斯•康的理解,结构应当都被作为限定空间边界和表达空间秩序的基本手段,而机电系统也应当同时被妥善的处置或巧妙的隐藏。就像龙美术馆,因为建筑-结构-机电系统的整合设计,建筑空间具备一种由内而外的力量。

地主老师说,东大学子在接收新事物上存在“一堵墙”。我很认同,因为这就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对新的信息、媒介或技术总是抱有一种更加谨慎的态度。张彤老师理解这堵墙也是一种传统,在一个廉价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坚守本心、有所不为更是珍贵。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批有相似教育背景的建筑师在风格、气质或者设计选择上呈现出某种同质性,这应是一种有益的现象。在我理解,东大的建筑学教育一定不是教给我们只能去做什么,而是引导我们不要去做什么。避开冒险的形式突进或无意义的造型游戏,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或者身份在进行设计实践,都是我辈东大学子学习的榜样。

(转自2015-04-19 中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