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网站栏目

大纽约地区校友会大熊山登山踏秋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1日来源:浏览次数:327


    常说“金秋十月”,事实上农历的十月要比阳历晚一些。在比南京高八个纬度的纽约,秋天也来得更早。十月初的中秋国庆聚餐才过,东南大学大纽约校友会和南大纽约校友会的微信群里便是一片金黄:大家纷纷传送自家窗外的秋景,片片枫叶诉说着秋日的私语,正所谓“身未动,心已远”。作为校友会的传统节目之一,2015年10月24日,东南大学大纽约地区校友会携手南京大学组织纽约校友们一起登高赏枫,同游大熊山纽约州立公园(Bear Mountain State Park)。


    纽约城驱车向北,开过乔治华盛顿大桥,城市的一切被甩在身后,心里眼里向着的,是哈德逊河两岸绿黄橙红的层层叠叠,是七星湖路旁倒映在水中的阳光美景。时值重阳节后三日,拼车前往大熊山的旅途中,大家提及最多的还是记忆中金陵城内栖霞山的漫天红叶,石象路上的金黄银杏,欢声笑语间流露着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虽独在异乡,但幸好红叶已枫,目不暇接的迷人秋色足以让并肩踏秋的校友们敞开心扉,共叙友情。集合地点设在大熊山山脚下的黑森人湖边,大家到达的时候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惊喜:天公作美,预报的雨滴并没有如约而至,反而是太阳公公在十时许露出了半边笑脸,不仅照得人身上暖暖的,还让安静的湖面显映出难得一见的大熊山全景倒影。俯仰天地间尽是色彩,真是美轮美奂,不可方物。在如诗如画的景致里,活动正式开始。东大纽约校友会会长唐元学姐和南大校友会会长首先致辞,之后是拍照、合影、聊天、野餐……相对宁静轻松的上半场活动在午间时分收尾。简单的午餐过后,天色也晴转多云,凉爽无风,最是适宜爬山的好天气。带上几个巧克力饼和能量棒,青年校友们认准自己的向导,有说有笑地向大熊山山林中进发,开始了下半场的登高活动。留在营地的校友有的在湖边拍照,有的前往大熊山动物园游览。

    沿着湖边铺满枫叶的小路进入登山道,大家顿时傻眼了:原来美国人口中的爬山,是真的“爬”,并不是像国内那种上台阶。熟悉大熊山的朋友一定知道,人们常走的山路有两条,简单说来是“红白两线”:白线缓而红线陡。走白线的感觉像是听莫扎特的回旋曲,沿途风景犹如弦乐四重奏,红枫交错的树影间,有金色的阳光照射进山林;而红线则是贝多芬交响乐,无暇顾及风景,全副身心都要投入在登顶大业上,手脚并用才能成功。而且一旦选择红线,必须在悲怆中坚定地向上——因为向下更难。虽然出发前各位前辈曾提醒大家量力而行,校友们也纷纷表示白线更适合自己,奈何因为不熟悉路线,一大批原本选定白线的校友最终踏上了红线之旅。一路上虽峭壁丛生,每个在山脚选择了出发的校友都成功登顶。无论莫扎特或贝多芬,无论神清气爽或大汗淋漓,无论波澜壮阔或平坦无奇,站在峭石之巅,置身色彩斑斓的山林中,俯瞰哈德逊河蜿蜒的全貌,以及对面山崖间的西点军校,忽然间一切都有了意义。纪念塔塔顶镌刻的关于守护大熊山的Perkins老夫妇的故事,仿佛是在向每一位来人默默讲述:枫叶或盛放在山顶,或静落在湖面,带给人间的总是美;秋天或早或晚,总会是收获的季节。

    秋游大熊山虽然是两校纽约校友会的保留项目,但每一次的成行都离不开双方校友会的精心策划与组织:由于公共交通不便,校友们自愿提供的免费拼车成为了成行与否的关键。新一届南大纽约校友会的组织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有八十多位校友参加,报名的校友一个不少,全部成行。考虑到大部分校友是第一次来到大熊山,校友会还安排了较为熟悉路线的老校友作为登山向导,小伙伴们紧跟学长学姐们的脚步,相互鼓励,相互搀扶,在登山途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大纽约地区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