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和、王澎和朱竞翔校友等在参展中交流
当地时间5月27日,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拉开帷幕,各国的优秀设计师们通过各自的作品向世人阐释对建筑与人的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其中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设计师的解决方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中国美院建筑学院院长王澍校友(建筑系81级)为主题馆带来的参展作品是近期项目《杭州富阳洞桥镇文村农居房设计建造》。他将中国农村建筑实践“前线”真实的材料搬到现场,为观众带来了直观的体验和強烈的视觉冲击。
王澍校友作品《杭州富阳洞桥镇文村农居房设计建造》参展主题馆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竞翔校友(建筑系88级)则为中国国家馆带来了参展作品《斗室》。它是采用轻木格子为基本单元形状组建的真实建筑,格子组件有高低凹凸,可以通过不断变化的拼插形式构建多种功能的空间。由于中国馆位于流线尽端的折返点,这一户外展亭以其趣味橫生的休憩空間,带給了疲倦的观众一份惊喜。朱竞翔教授介绍说:“设计原型一开始是为学前教育而作,之后发现有更多可能性,如展会、办公或居所。团队先工作在操作系统层面,之后如同应用程序开发,存在很多可能性。这一创新设计已为中国西部地区建成十余处儿童活动空间,它为人们带来可负担得起的、包容性的改变”。
在接受新华社的访谈时,朱竞翔教授表示总策展人亚力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来自南美智利,其立场有别于传统欧美策展人,本届主题“前线报道”(Reporting From the Front)寓义深刻,多数展览直面建筑所承载的社会属性,也即资本方和管理者常常忽略的现实中的失衡问题。
朱竞翔校友作品《斗室》参展中国国家馆
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张永和教授(建筑系78级)以《自行车宅》亮相本届双年展的平行展览-中国城市馆的“穿越中国——中国理想家”。另一个平行展览"共享.再生"则选入了黄印武校友(建筑系91级)的《云南沙溪古戏台》以及建筑学院教授张彤、唐芃、焦键的《生息再造》作品。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具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建筑艺术和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事。自1980年首次举办以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多位校友已先后参展四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威尼斯国际视觉艺术双年展与它分单、双年轮流举行,合称为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并驾齐驱,堪称国际展示当代艺术的最高展会。
(文字来源自20160531新华网,图片视频转自阿克苏诺贝尔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