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原创

争做“3M”标准的好医生(东南大学医学院2004届 彭悦)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29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546

    在医院,产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是一个人生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血有泪,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有动人的故事。

    我认为医生的基本工作,可以体现在“3M”上:Mind是精神心力,Morals是道德责任心,Manage就是解决完成。

    那天我刚好在产房上连班,交班时说有一个孕足月的初产妇,宫口开1厘米,阴道见红比较多,是后半夜来的急诊病人,孕期检查没有什么特殊。我陪同产妇去B超室仔细地再次进行B超检查,没有什么异常发现。于是产妇入产房待产,进行入室监护检查。我看到胎心监护上有一些小减速,病人仍有持续的如月经量的见红。

    职业的敏锐性告诉我,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普通待产妇,阴道见红不正常,虽然B超没有提示,但是极有可能是胎盘早剥。于是我和产妇及家属进行了耐心详细的对话,建议她转剖宫产,但是病人仍然想继续阴道试产。

    突然病人的腹痛加剧,阴道出血增多,同时血压下降、胎心减速。不好,真的是胎盘早剥。于是我立即启动了产房即刻剖宫产程序,在产科其他医师、产房的助产士们、手术室护士们、麻醉科医生们及新生儿医生的共同协助和努力下,大家井然有序又争分夺秒。

    “哇哇,哇哇……”一声声明亮的啼哭让大家都松了口气,是个粉嘟嘟的男宝宝,很健康。手术中证实就是胎盘早剥,宫腔内积血800毫升。这真是一场生死时速。  

    大学毕业十多年,我深深记得母校的校训是止于至善,至善是一种人文关怀,产科医生的人文关怀=换位思考+爱心温情+怜悯之心。

    一天早晨,我查房一个双胎孕妇,早上护士听胎心还是正常的,到我查房的时候无论怎样都只能听到一个胎心,不祥的预感浮上心头,于是我说服病人复查了B超,发现一胎死亡,我立即决定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及时抢救出了另一个胎儿。

    同时,我一方面准确找到死亡胎儿死因是脐带扭转导致胎儿急性缺氧,向家属作了解释说明,家属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另一方面,我用治疗巾将死亡的胎儿裹好,就像睡着了一样,放在小推车上推给家属过目,尽可能地减轻了他们的痛苦。

    作为一个母亲,我能充分体会那种满怀希望期盼着两个孩子的到来,结果孩子还未出生就经历了丧子之痛的感受。

    所以,产科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一直都在迎接希望,也不是时时都是欢声笑语。有时候,我们要面对伤痛,面对离别,用医学人文情怀去春风化雨般点滴滋润到患者的心中。

身在医院,

时时如履薄冰,

时时感念感怀。

每一次迎接了新生命,

都是不由自主的开心;

每一次避免了意外,

都是由衷的欣慰;

病人的欢颜就是我们最大的慰藉,

病人的伤痛触动的是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勤学苦练提高技能!

  

作者简介:

彭悦,东南大学医学院2004届毕业生,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市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兼秘书,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