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活动

【116校庆】杰出校友童明做客湖畔论坛,苏州校友同贺母校建校116周年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5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037


    从“小巷生活”步入“大城时代”,从“舟楫往来”到“三铁时代”,回望苏城历史,城市空间革命,如同贯穿苏州全局的“经脉”,彰显大城时代的新风貌。


    时值东南大学116周年及东大复更名30周年庆典,应东南大学苏州校友会邀请,2018615日下午,东南大学杰出校友、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的童明来到苏州独墅湖图书馆,做客湖畔论坛,就“城市空间的革命”主题分享交流。

    东南大学苏州校友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宋建忠,东大建筑系、现任九城都市设计总经理张应鹏教授,东大校友、现任苏大建筑系孙磊磊教授,东大校友、现任悉地(苏州)勘察设计总裁朱荣军等产教学研嘉宾代表参加论坛,张应鹏教授主持论坛。

求学东南,师从齐康,青年建筑大师童明开讲

    非常感谢湖畔科技以及东南大学校友会的热情邀请,也要再次祝贺母校东南大学116周岁生日快乐。从东大建筑学院毕业以来,再看城市空间发展的变革,会有新的感知,愿分享同进步。

城市的沧海桑田变化,是大家合力推进的

    “城市的沧海桑田的这种变化,实际上并不是由城市规划造成的。我们可以讲城市是发展而来的,是有很多的内在动力发展过来的。城市化及城市空间的扩张是这么一个相互作用力的结果,它的推动者是千千万万的城市人,我们你们他们共同促进了我们在类似长三角地区所呈现的这么的一种情形。”

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承载着复杂的无限增长

    “从单一“同心圆”结构到都市型结构到碎片化模式到混沌结构,四类城市空间结构革命性的演进,除了不断创造新的产物,也带来很多的变化和挑战。”

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模糊了中心和边缘

    “借用一位意大利人的概括,城市可以用鸡蛋来描述,我们最早的城市可以用一个煮鸡蛋来描述,蛋黄就是蛋黄,蛋白就是蛋白,这是一个传统城市的基本结构。到了17世纪和19世纪时是一个煎鸡蛋的模式,已经开始往外延伸了,中心和边缘模式概念已经相互交织了。我们今天城市是什么概念呢?是炒鸡蛋概念,就是中心和边缘已经完全没有结构,也没有逻辑,全部都混杂在一起了,这就是当前的局面。”

我们都需要更好地理解城市这个巨大有机体

    “城市空间革命将给我们带来认知变化。城市就如我们所面对的一个巨大有机体,我们很难去驾驭它,但是我们必须要很好理解它,以便在未来潮流和趋向中间能够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互动问答

    提问:今天在场有很多东南大学建筑、交通、规划学院的校友,童教授作为建筑学院的毕业生,曾师从齐康教授。在建筑学中也有专门的研究是关于空间作为媒介,想请教下童教授关于苏州古城区改造的感知和理解?

    回答:若把古城区当做特定生态系统,维护它的平衡是非常多元性的。在这么一个总的变革趋势之下,我的观点首先是如何去恢复它的平衡,在欧洲的老城区依然保持了非常合理而完整的东西,各个方面都显得很有趣,而且运行非常良好,只不过系统都是老的。如果说古城区也是这样,所有东西几十年部件依然维护非常不错,这就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资源了。

    提问:童教授是东南大学的杰出校友,能否介绍一下整个交通发展过程、工具带来的变化和对城市的影响?

    回答:交通改变城市了形态和发展的可能性,从目前大家理解来看,我们苏州工业园区模式更多偏向于机动化的模式,而在姑苏老城区更多的是步行模式。从我个人角度来看,姑苏区在今后若干年可能是非常有生活品质的区域,是以非常绿色的交通出行来达到这么一个品质的区域,个人蛮期待今后姑苏区在不久将来能够焕发出原来的繁华景象。

童明教授与东南大学苏州校友会及独墅湖科创区领导合影

东南大学苏州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