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原创

校友会相亲那些事——常州校友会相亲活动的一些感想(郑隽一,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2000级)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21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1920

郑隽一 外国语学院2000级

    堂姐今天突然微信我,说你怎么老是搞相亲,这是你的新产业么?我说我没有老是搞相亲啊,这是我们校友会举办的第六届相亲会,公益的,我也就凑凑热闹。有人在朋友圈评论,这事情功德无量。实际上我们那么多人,没想过积功积德,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就不一样了。

茶馆

    六朝松相亲会起源于20151018日,校友众筹的六朝松茶馆已经运行两个月,校友会副秘书长、87级动力系师兄蒋建亚(内部称号龙城名叔)平时对年轻校友非常热心,发起并资助了第一届相亲会,具体的渊源点我已经回想不起,好像还有河海街道工会参与。由于有一帮热心校友的参与,推进速度很快。原本是准备内部消化,结果报名下来女孩子远多于男孩子,东南大学在校生历来都是男生多于女生,当时让我们感到很意外。于是我们便发动供电局、公安局、移动公司、托利多、瑞声科技、中车戚研所等男孩子较多的企事业单位,武进区的一些工会也参与了这次活动。

    在之后的几次活动中,我们陆续与婚介所、婚庆公司、工会、校友会联盟等各种机构开展合作,期间由于一些琐事在内部、外部都发生一些小的摩擦,磕磕撞撞中,六朝松相亲会走到了第六届,小有名气,也小有收获。今天,有一位校友和他未婚妻拍了结婚证的照片,他的老丈人也是东南大学校友,他们正是在第一届相亲会上偶遇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六朝松茶馆,也会因为这些故事,而更加醇香。

产业化

    前天晚上,我老婆说,实际上你们校友会产业化落地的第一个可行性项目是围绕婚姻的一些服务,刚需,很多人的人际网络拓展不开的。在与不同机构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有过两次产业化思路的讨论。

    第一种思路是社会化婚介服务,考虑到校友会的公益特征,对校友铁定实行免费,而对非本校的收取一定费用。在这个基础上,延伸出婚房装修、婚庆服务。实际上婚介公司特别想与我们合作,因为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免费获取很多高质量会员信息,而婚庆公司、装修公司则可以提前介入结婚准备。第一届之后,我们就戏称02级土木的周佳为婚介所所长,但是由于校友会没有专职人员,无法开展后续服务工作,婚介所也就名不符实了。我们也不愿意把校友信息透露给婚介公司,生怕校友被骗或者受到伤害。

    第二种思路是做一个相亲用的APP,由于报名人数越来越多,拒绝人实在是一个难做的工作,第六届甚至已经出现多个通过各种关系打招呼报名的情况,而人数不控制,根本无法在两三个小时之内完成有效匹配。我们考虑在“探探”软件的基础上,叠加“非诚勿扰”的节目特征,设定几个步骤:1.看基本资料,包括照片、学历、身高、体重、工作等,向左不喜欢,向右喜欢;2.选择题,达到对方设定的一定分数方可进入下一步;3.问答题,由对方评分。闯三关即可请求联系方式。通过这样的软件,我们可以放开报名,选出受欢迎度靠前以及匹配度较高的人群再进行现场交流,甚至可以推广为全国软件,被各种相亲会和个人用户使用。

    我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但是也没想好到底是个内部工具,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创业项目。如果是内部工具,那就是成本问题,如果是创业项目,那就是盈利问题,以及要拉一个团队了。

长辈

    子女不积极,长辈瞎起劲,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问题。家长陪同,一方面有“押着”的嫌疑,另一方面又可能是干预,到底是孩子找对象,还是父母找女婿、媳妇?今年就遇到一个家长,非要让女儿来参加,本来就是女孩子太多,结果我们工作人员如实讲了,还抱怨我们不该对她女儿说“报名的人太多了”,意思是正因为我们说了这个话,才让她女儿动摇了来的决心。我并没有把这个话转到工作群,怕引起愤怒。

    还有家长连续来了六届,有印象的工作人员说她每次都像给儿子选妃子一样,转一圈看看哪个是美女,然后就是要资料,起初我还以为是中介,后来才知道是某国企老总的夫人,与我们的校友私交不错,也只能任由她这样了。她曾经引起过一些人的反感,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子不配合也只能这样办事,不然她过不去自己的心里的坎吧。

    今年还遇到一个母亲,女儿82年的,让我们帮着留意。我说让她自己找机会来茶馆聊聊吧,母亲说,有合适的一定会来的。我没高兴接话。聊着聊着,发现母亲希望男方是常州本地人,还希望对方工作稳定。我问,那什么是稳定呢?她说女儿事业单位,男方应该是公务员吧,好歹有个十几万年薪。我说那我这样在企业做高管的几十万年薪的呢,她说那当然可以。我想告诉她,我工作一直不稳定,毕业的时候1500。想想算了,干嘛去冲人家呢?

    我想起万达的相亲节上,有父母拿着小本子在抄资料,曾经一肚子鄙视。后来想想也不对,兴许父母和子女的想法不一致,子女本身就在对抗父母的“强权”,这种情况下,带着抵触情绪参加活动,效果可想而知。

志愿者

    这是一个有趣的群体,除了一些长期热心校友以外,越来越多的未婚年轻校友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一方面是为校友会的活动贡献一点力量,另一方面是悄悄参与,慢慢寻找,实在是一个不错的途径,我们也越来越鼓励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到活动中去。

    第五届的一一,第六届的球球,都成为了热门人选,也许我这个文章一发布,以后就要传开了,到六朝松相亲,先看志愿者。对于未婚志愿者,如果现场有人没来,或者有人提前走了,我们就会推他们“下水”,逼他们“就范”,回想起来,满是欢乐。

    今天,我的一个新同事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小伙子各方面真的不错,就是有点害羞。我说你先拍拍照,看看嘛。他就按我的提议去做了,然后我看到有个空缺,就推他下去参与活动。中场他说人太多,脑袋都嗡嗡了,我鼓励他再坚持一会儿,不就是聊天嘛。后来听说一个女校友,个子170以上,曾经主持过学校的晚会,这次参加活动只对180以上的男孩子关注,对我这个同事倒是有印象,希望他们有缘分吧。

    志愿者都是无私的,每次相亲会,都有人自掏腰包买物料,还有人饭没吃就到了现场布置。活动结束以后,嘉宾们都匆忙离场,留下志愿者打扫战场,将桌椅回归原位。几届相亲会下来,有一些谈成功的,也许他会记得是谁组织的,但他们不会记得那天在场的志愿者到底有谁。其实不记得谁没有关系,如果能与大家分享你的喜悦,有时候只是一句话,就能让很多人非常满足。

“售后服务”

    有一种担心,会不会什么时候相亲会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实际上,我们心里也清楚,每次相亲会,如果只是流于形式,效果不会太好。如果效果不好,就不会有人再来。但是由于校友会团体本身比较松散,在活动结束之后,各个校友都要忙自己的事情,做“售后服务”也就很难保障。

    今晚在微信群,我们计划整合第五届和第六届的两个群,就需要做大量的沟通工作,第五届的希望能有更多资源导入,而第六届的刚刚轮番见完面,又需要时间消化,仅仅立足第六届就需要做很多后续工作,引导他们进一步在群内交流。从偏向性来讲,可能我们还是考虑优先服务好校友。

    让人烦恼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勇于敞开心扉,去拥抱这个世界。他们希望观望,而观望的人越多,沟通就越难开展。理想中的“售后服务”应该是逐个紧盯,了解他们更多的真实想法,再根据掌握的信息去帮助精准匹配。只要能专注于几个人,并精挑细选,辅以谆谆教诲,定能成果显著。

    我们还有一个校友,对女儿的婚事特别操心,我对他建议说,如果你能花时间在我们的年轻男校友身上,去走近他们,去了解他们,去帮助他们,顺便去挑选适合的女婿,既团结了校友,又实现了愿望,岂不更好?

    当然,“售后服务”中类似于媒婆的撮合,由于可能要承担很多后续的责任,以及需要进行大量说服教育工作,基本不适合年轻校友去做,而且在中国传统之下,年长者通常更有说服力,这也就需要更多中老年校友参与其中,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

结语

    从校友会到微信群,从茶馆到相亲会,确实是互联网,让一切变成可能。夜已深,絮絮叨叨,没有重点,有点吐槽。明天又是新的开始,对无所谓人和事呵呵,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郑隽一 外国语学院2000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