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秩年返校|归来仍是少年——记南京工学院自控系79级同学聚会母校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5日来源:校友总会浏览次数:2211

    近日,两张校友返校聚会合影照片成了网红照片,在各校友群里广泛流传开来,引起校友们的围观和热议。这两张堪称“POSE教科书级”的年度最佳合影,是2019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原南京工学院自控系79级两个班同学纪念入学40周年聚会母校时所拍摄。

    聚会活动从52日下午开始至4日下午,同学们参观了校史馆,在礼堂前合影,分班座谈。在沙塘园学生餐厅体验学生餐,参观江北新区,享用农家乐。

    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翩翩少年,婷婷女子,年近60却活力依旧的同学们,用自己的青春永驻向大家表明,SEU不仅仅是Study Everyday University,更是Stay Energetic University

    这里,我们特别选登该级同学的两篇聚会感想,让我们了解更多照片背后的故事。

  

《飘出窗外的歌》

83791班  陈亚君

        今年是我们入校40周年,在以往每逢毕业几十周年聚会一次的基础上,同学们一致同意,入校40周年也应该纳入聚会的序列。所以,在距入学时间还差4个月的劳动节小长假里,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又回到我们曾经学习和生活了四年的母校。

        第一天的安排基本是程式化的。早上报到,中午在曾经吃了4年的沙塘园食堂再吃一顿饭,下午参观校史馆,接着便是拍照,然后是座谈。最令人期待的当然还是晚上的聚餐,一浪接着一浪的交杯换盏,将同学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酒足饭饱之后,大家肯定意犹未尽,移师茶室,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继续HAPPY

        夜近子时,我们这桌掼蛋结束,起身准备回房间休息。突然,从那头的一桌,竟传来了荣荣同学江南小调的歌声,我们几个便被吸引过去,加入到这队长桌聊天组凑热闹。“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美酒加咖啡,一杯再一杯......”,“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小小竹排向东流,巍巍青山两岸走......。加入唱歌的人越来越多,昔日耳熟能详的歌曲也被挖掘得越来越多,连《东方红》竟然都被挖了出来翻唱了一遍。

        正在大家歌唱正酣时,我突然想起洗漱包还落在车里,便急急下楼去取。出门拐弯,我见证了另一番别样的情景。一位年轻的姑娘踮着脚,抻着头,驻足在从二楼茶室的窗口散出的光里,正好奇地凝听着和光一道从窗口中散出的歌声。

        与刚刚身临其境,亲身和唱的效果完全不同,我第一次在静谧的夜里感受到了光和声单向倾泻的魔力,那效果简直唯美极了。我突然对莱尔斯塔勃作词,舒伯特作曲的那首《小夜曲》有了一次升华的理解,要是40年前的某个夜晚我能在路过的某个窗外,听到一位姑娘的歌唱,我肯定会坠入爱的幻梦的。

——201954日凌晨于东南大学榴园

  


《下次聚会,你可一定要来哟!》

83791班  陈亚君

        “旅加支部”的同学传回了他们聚会的照片,这倒又勾起了我劳动节后一直盘旋在脑子里的一个念头。

        这次劳动节两班同学“相逢相知四十年”聚会,粗粗地计算,来者仅占十之七八,虽然气氛也是欢快,心中的角落里仍有些“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缺憾。

        凭心而论,这次没来的同学,心里肯定还是十分想来的,只是为这样那样的状况所困,摇摆之间,终于未能成行。

        下次聚会,你可一定要来哟!

        回想当年,我们风华正茂,意气奋发地来到了南京工学院自动控制系报到,那是何等的荣耀。能考进入南京工学院的,可都是当年参加高考的前百分之一,真正的百里挑一吔,用那时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是“天之骄子”哎。我们成功地迈出了人生的重要一步。

        在南工的“四年寒窗”,其实一点都不“寒”。尽管我们也“苦读”,但生活却充满了色彩,我们郊游,我们野炊;我们打闹,我们争吵;我们幻想,我们彷徨;有人钻小树林,有人恋电影院;有人喜欢辣油馄饨,有人专蹭油端子摊;最值得回忆的是必须每天为了晚自习抢占座位。最后,我们成功地跨出了校门,开始了我们各自的职业生涯。

        我们从此天各一方,彼此的思念化作了鸿雁传书,偶尔有机会去到同学所在的城市出差,必定要相约一聚,先叙一叙旧情,再聊一聊近况。后来,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结婚了,生子了。我们终于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大事---将人类基因的接力棒成功地传递下去。

        接力棒交接了,我们还得陪跑一程,呵护稚嫩的小苗慢慢地长大。我们打拼,追逐金钱,追逐地位。我们经历风雨,我们跌倒,我们爬起,我们成功地将儿女培养成了人。

        四年过后就是2023年啦,我们这届的同学,年龄最小的也是六十周岁,到了退休的年龄了。我们从此将没了工作的羁绊,成了有闲一族。人生甲子须放歌,不枉当年天之骄。

        说起来,我们可绝不是一群木木的书呆子,我们两班也是人才济济的哦,除了读书行外,其它才艺也是可圈可点的。上次在螃蟹宴上就亲身领教了四姐的曼舞和小刚的高歌;最近得知正义在练克莱德曼,估计再练上个四年时间,必定能达十级的水平。

        我们必须要好好地策划一下下次的聚会,充分利用两班的人才资源。外场夏导负责节目人员,内场沈导负责灯光舞台。荣荣去发掘一下南通秧歌;桔子绝对是唱苏州评弹的嗓子;俺老陈准备个锡剧“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还是可以的;票友国良来段胡传魁,应该没有问题吧?谁来扮阿庆嫂、刁德一?请自告奋勇与国良联络;要不再请老尤出来讲讲佛?阿弥陀佛!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