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为充分发挥校友会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校友资源和母校一流的理论研究、创新资源、创新团队、研究成果助力地方古建文化遗产保护,东南大学山西校友会一行走访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山西省古建院”)并开展座谈交流。双方围绕山西元代以前建筑保护理论研究、彩塑壁画保护研究、古建筑文化传承和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等展开交流探讨,山西省古建院路易院长、基金管理部负责人韩若冰、科技创新所韩琳参加座谈会。
山西省古建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现存元代以前木构建筑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化石”。山西省古建院作为山西古建筑保护的中坚力量,长期致力于古建筑、彩塑壁画的保护修复、研究与利用,深耕山西古建筑保护一线四十余年,累计完成300余项国保、省保单位修缮工程,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及省级重大专项课题,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实践。东南大学建筑学科始终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理论研究与现代传承,在古建筑理论研究、遗产保护等领域具有深厚积淀,尤其在宋《营造法式》研究、明清官式建筑形制分析等方面成果斐然,在古建筑测绘、数字化保护、材料修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座谈会上,山西省古建院院长路易对东南大学校友会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山西省古建筑资源的现状及保护面临的挑战。他表示,东南大学建筑学科历史悠久,在建筑设计、历史与理论等方向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古建筑保护、建筑遗产数字化等方面成绩斐然。他指出:“山西的古建筑是建筑史的‘教科书’,山西古建筑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所彰显的独特营造技艺和空间美学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作为中国建筑领域的‘圣殿’,在新时代开展好中国古建理论与建筑艺术文化研究,发掘中国古建艺术特性,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这些艺术瑰宝,坚定古建遗产‘文化自信’,亟需高校的智力支持与技术支撑。”
校友们围绕文化传承、古建筑理论体系研究、数字技术应用、三维激光扫描、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古建筑保护与合理利用、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在政资产学研用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交流,在许多方面达成共识,为后续的深化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此次走访山西省古建院,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交流活动。山西校友会将充分依托母校资源和校友资源,加强横向联合和纵向对接,凝聚更多核心资源,助力母校更多理论研究和科研成果支撑山西古建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发展,助力推动山西省古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与东南大学建筑学科建设的深度融合。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山西古建筑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山西校友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