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先行者顾冠群追记 |
当你用鼠标和键盘快速点击世界的时候,请记住一个清瘦的背影。正是这个背影,用50年的激情和韧性,开启了中国网络之门。如今,他走了。 一年前,顾冠群院士以题为《我并不孤独》的演讲,从东南大学校长岗位上离任;一年后,顾冠群院士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同样不会孤独,因为,他留下了值得世人永远缅怀的人格力量。 这是中国科学家的人格力量。 父亲顾冠群 他是中国网络领域的第一位工程院院士,有人尊称他为“中国网络之父”。可对于这样的称呼,顾冠群从没接受过。“父亲是个低调的人,对待荣誉,从不沾沾自喜。”顾冠群的儿子顾伯萱说,“如果说,父亲对中国的网络还有贡献的话,你们可称他为中国网络先行者之一。” 低调、严谨,就是顾冠群3个子女对父亲的印象。昨天,在顾冠群院士的家,他的大女儿顾晓军、二女儿顾文,小儿子顾伯萱正在整理父亲的遗物,其间,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父亲的故事。 用了几十年的桌子舍不得丢 “老师从不讲究生活质量。”这是顾冠群众多学生对他的评价。 走进顾冠群位于东南大学院士楼的家,记者才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朝南20多平方米四四方方的客厅里,西墙电视机柜上摆放着顾冠群和夫人的遗像,除了两套长椅、茶几,客厅里再无其他装饰。朝北不大的饭厅里放了两张餐桌,显得很拥挤。“搬到新房后,我们给爸爸买了张新餐桌,可爸爸却舍不得扔掉用了几十年的旧桌子。”顾伯萱说。 “爸爸从不懂得享受生活。”顾伯萱这样评价他的父亲。“吃饭吃莱,他从没特殊要求。1989年,父亲就得了慢性糖尿病,因为这个病,有很多东西不能吃,后来他吃饭吃菜就是为填饱肚子,咸了淡了都不管。”顾伯萱说。 顾伯萱从书房拿出一个发黑的铅笔盒,里面装满了笔和橡皮。他说,“这个铅笔盒是父亲上中学时用的。父亲一直舍不得丢,还夸它质量好,这么多年都没用坏。” 对3个子女要求异常严格 “父亲很忙,对我们的照顾不多,但对我们的要求却很严格。”回忆起父亲,顾晓军姐弟3人有着同样的感觉。 顾晓军说,小的时候,他们住在筒子楼里,一层楼的人共用一个厕所和厨房,父亲常教育他们说:“你们从小就要锻炼吃苦精神,要会打扫厕所,打扫楼道,打扫公共厨房。”他们兄妹3个,每个人都打扫过楼道,打扫过厕所。 “父亲对我们的要求还体现在公私分明上。”顾文说起了几年前的一件事。“我儿子当时只有六七岁,第一次去参观外公的办公室。他渴了,就想拿办公室里矿泉水喝。谁知道,我爸爸竟然不同意,说‘外公带你去买,这是公家招待客人的’。” 名片上总是印着家里电话号码 顾冠群院士担任东大校长10年,名片上总印着家里的电话号码。 “我家的电话从不保密,很多学生都知道。”顾晓军说,当了10年校长,父亲对待每个学生、每个职工都很和气,帮他们解决困难。有时半夜,他都会接到学生打来的“水箱漏水”以及教职工打来的“下水道堵了”的电话。每次接到电话后,他都会立即让相关部门去处理,而且还会跟踪了解处理的结果。 顾文回忆,一次人代会期间,一个山东籍的学生向她父亲反映了家乡的一件事,她父亲前后给那学生打了好多次电话,了解详情,最终帮这学生把事情反映了上去。 “父亲走得太快了,还有遗憾” “父亲在公众场合,一定会精神抖擞。”顾文说,去年11月,她就发现父亲相当虚弱了。“我长期在常州生活,很多时候只能从电视上看到父亲,但我发现,父亲走路时尽管精神抖擞,但腿好像发飘。后来,他到军区总院检查白内障,医生就发现,他的血管钙化严重,水肿一直到了腰部以上。” 年轻时的顾冠群是国家乒乓球二级运动员,球打得特别好,身体也不错。按理说,糖尿病只要好好调养,对身体应该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父亲工作上追求完美,忙得根本没时间考虑自己的身体。”顾晓军姐弟介绍说,平时他在家的时间很少,即使是大年初一,也会跑到办公室、实验室忙他的工作和项目。 “在父亲的最后日子里,父亲已不能说话,但嘴角老在动。我们听不懂他在讲什么。拿笔和纸让他写,他也只能划出一道道的线,连写字的力气都没有。”顾文流着泪说,“从父亲皱着的眉头可以看出,他非常着急,他手上还有好多项目和课题没能完成。他走得太快了,还有不少遗憾……”
这一评价毫不为过。顾冠群是我国最早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及教育的科技工作者之一,更是中国工程院第一位电脑网络院士。 谈到顾冠群院士与东南大学的感情,作为学生,作为下属的左惟,眼眶红了。从1957年进入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到不久前溘然离世,顾冠群院士在东南大学度过了半个世纪。“可以说,东大就是他的生命。” 在顾冠群院士担任东南大学校长的10年间,他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在学校最困难的时候,老校长没有放弃追求,没有放弃信念,执著地带着学校走出困境。”左惟说。 1999年,在国家公布的首批21所“央管高校”中,没有东南大学的名字。这给学校造成了非常巨大的震动。“顾校长要求全校不要放弃追求。果然,在第二批入选名单中,东南大学的名次非常靠前。”左惟对记者说,虽然老校长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非常坚强地面对逆境,绝不言放弃。 2002年,顾冠群院士掌舵的东南大学,让世界科学界刮目相看。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教授,将国际空间站AMS项目放在了东南大学。左惟说,这是中国大学首次参与国际最前沿科学的研究与攻关。 老师顾冠群 昨天,记者来到东南大学,采访了顾冠群的数名学生。采访中,学生们几度哽咽、抽泣。 住院期间仍过问实验进展情况 “记得当年到校报到第一天,顾老师就把我带到实验室,参加学术讨论会活动。后来我知道,这种学术讨论每周六都要举行。顾老师在东南大学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2002级博士生董永强回忆说。 顾冠群在攀登科学高峰之路上可谓呕心沥血。董永强说,在住院期间,顾老师仍然惦记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他亲自打电话给实验室老师,询问实验项目的进展。 “顾老师的治学态度令人感动。”2005级硕士生庄艳艳告诉记者,平时,顾老师都会认真批改学生的论文。尽管白内障严重影响了他的视力,他仍将学生的论文紧紧贴在眼前,逐字逐句地阅评。甚至学生们平时投给期刊的论文,他也会逐篇过目,并将需要修改之处用铅笔一一圈点出来。 2004级硕士生庄正松说,顾老师对学生们的要求很高,经常鼓励大家向核心期刊投稿,并千方百计创造机会,让学生们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会,拓展专业视野。 “作为老一辈科技工作者,顾老师的严谨让人敬畏。”2006级博士戴江鹏说:“顾老师经常要在一些学术活动上演讲。他写好演讲材料后,都会在学生们面前试演讲,并请大家提意见。” 内心深处真正惦记着学生 “有件事一直让我很感动。”2006级博士生杨怡说,她在刚进实验室时,在顾老师面前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情况。结果开第二次会议时,顾老师就准确叫出了她的名字,并向她询问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 董永强则认为,顾老师关心人的方式,是从内心深处真正关心,而不是表面上的嘘寒问暖。他回忆说,2005年底他家小孩出生,当时向顾老师说了。不久,院里一位老师就来到他家慰问,后来他才知道这是受顾老师之托。 “顾老师公私分明。今年他生病期间,院里几个学生准备去医院看望他,正好听说他的专车也要去医院,便想搭顺风车。结果,这件事被顾老师知道了,他专门打电话过来,让学生们不要坐专车去。”一位学生说:“他不仅不让学生坐专车,自己也很少坐,上下班基本步行。后来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才坐专车。” 顾老师的随和、朴实也令大家吃惊。庄正松说,他在顾老师家看不到一件像样的电器,以他的地位、身份,家里如此朴素的确令人震撼。 “他还有许多事没来得及做” 据悉,去年11月,顾冠群白内障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准备做摘除手术。住院前,他表示,如果手术顺利,他将及时出院,参加12月份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网络总体研究”讨论会。 “去医院检查后,结果发现顾老师已经病得很严重。其实,在2002年左右,他的身体状况还不错,步子迈得既大又快,一般年轻人都跟不上他。”董永强表示,尤其是最近两年,顾老师身体状况下降得厉害,上下楼都要扶楼梯,步子越来越缓慢,让人揪心。 “他走得太突然了!大家从来没想到顾老师会这么快离开我们,他才67岁呀,还有许多事情没来得及去做呢!”董永强哽咽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