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业绩

汤飞凡(1897-1958):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1929-1937) 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发布时间:2002年06月02日来源:浏览次数:1233

汤飞凡(1897-1958)
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1929-1937)   195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汤飞凡,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1897年7月23日出生,湖南醴陵人。1914年考入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21年毕业后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菌学系进修,并兼任助教。1925年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深造。1929年回国到上海中央大学医学院任细菌学副教授,1932年中大医学院独立为上海医学院,他晋升教授,并兼任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所细菌学系主任。
  1937年,日寇大举进犯上海,汤飞凡日夜在离火线仅有数百米的前线救护医疗队抢救伤员,三个月只回家二次。1938年他担任了中央防疫处技正兼处长。1939年迁昆明后,他彻底改造了旧防疫处,停止制造过时的或证明无效的制品,参考国外的经验和根据本国需要增加了新制品,通过研究试验或引进,改革了旧工艺,生产的疫苗和血清不但供应大后方的防疫需要,并支援了陕甘宁边区。1943年,他们还制造出我国第一批临床级青霉素。使防疫处不仅成为一个"工厂",而且还是当时大后方的绝无仅有的一个微生物、免疫学的研究基地,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
  1945年抗战胜利,中央防疫处迁回北平,改名中央防疫实验处,1946年春已恢复了牛疫苗等急需制品的生产。1947年元旦上万平方米的新址落成后,又增建了抗生素车间和研究室以及实验动物饲养场,增加了青霉素、卡介苗和丙种球蛋白的生产。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防疫处改为国家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他仍任所长。
  建国伊始,卫生部门最紧迫的任务是控制传染病流行,保障疫苗供应。他集中精力组织大规模生产和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在全所努力下1951年产量比1949年增加7倍,1952年又比上年增加13倍,为反封锁、控制全国疫情和全国消灭天花作出了贡献(比全球消灭天花早16年),并为支援亚、非、拉制出大量黄热病活疫苗。1951年受卫生部委托筹建"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他兼任所长,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生物制品规范《生物制品制造检定规程》(草案)。
  1954年,汤飞凡呈请卫生部批准恢复他中断20年的研究工作,首先恢复了对沙眼的研究,他在猴子的沙眼病灶中找到了从未有人发现过的猴沙眼包涵体。1955年7月重新开始分离病毒试验,只作了8次试验就分离出了一种病毒,分离率达到50%,不到两个半月又连续分离出病毒8种。这个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被汤飞凡命名为TE8。后来许多国家实验室把它称为"汤氏病毒"。他才于1956年10月发表了论文。他在1957年除夕将TE8种进自己的一只眼睛,造成了典型的沙眼,坚持观察全部病程40多天后才接受治疗,以此证明了TE8对人类的致病性。汤飞凡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中国人。沙眼病毒分离成功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继而他将研究重点射向当时对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威胁极大的麻疹和脊髓灰质炎。1955年他又领导建立了人胚和猴肾细胞的
  组织培养。1958年在他指导下分离出我国第一株麻疹病毒M9,为制造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奠定了基础。
  他在病毒学发展的早期就有过重要的贡献。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和秦瑟利用简单设备,用物理方法证明了病毒是可过滤、能离心沉淀、能自我复制且有生命的颗粒,是寄生于细胞内的微生物。他们还研制成第一代微孔滤膜,用它测定出各种病毒的大小。汤飞凡也是最早研究支原体的科学家之一,1936年他和他的学生魏曦首次描述了支原体的五个形态不同的发展阶段,阐明了支原体的生活周期。195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汤飞凡于1958年9月30日在北京逝世。1981年国际沙眼防治组织向他颁发了沙眼奖和奖金;1982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纪念他的卓越贡献,国家邮电部于1992年11月22日发行了汤飞凡纪念邮票。
  (刘隽湘)